其他人倒没有刘小玉想得这么多,只是觉得有拖拉机,他们也可以轻松一些。
事实确实如他们所愿,人多分配下来要干的活就少,而且类似翻地啥的重活都交给了拖拉机,他们只是弯腰点籽儿会累一些,比之前在乡下秋收时轻松太多了。
唯一让他们不适应的就是农场管理得很严。
由于这里面关着的很多人身份都不一般,农场完全是军事化管理,比平城农场还要森严很多。
一旦进入农场,没有特殊情况,不允许随便进出。
不像之前在乡下,她们可以偶尔出去透透风,买点东西,还能去其他村子逛一逛。
农场有自己的代销点,完全可以保障基本的生活。
夏露莹她们待不了太久,有点不便都能克服,也不觉得麻烦。
农场里的其他人倒是早就习惯了这样的生活环境,不习惯的除了下放人员,其他的已经调走了。
农场里的知青不多,能在京都,还分到农场里的知青很多都是本地人,家里条件也都不错,偶尔还会给他们送些东西改善一下生活水平。
不过即使这样,他们也够让夏露莹佩服的了。
年复一年面对这种枯燥又劳累的生活可能是夏露莹一辈子都做不到的。
她本身就是一个耽于享乐的人,没有什么奉献精神,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过得好。
要让她过知青这样的生活,除非能给她带来很大的利益,否则她绝对会想尽办法离开这里。
但即使佩服,夏露莹和知青们的交集也不多。
知青们年纪和夏露莹她们差不多,只是到底是两种身份,大家都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小心思,加上住的地方离得远,因此这些知青和夏露莹她们并不亲近。
除了带她们下地的知青姐姐,她们很少和别的知青说话,更不知道她们的到来,会在未来引起一场不小的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