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魔王武装

根据数据显示,近些年熊本县的蛤蜊类捕获量下滑明显,全年仅捕获了21吨。

然而,单单在去年10~12月期间,熊本县产的蛤蜊销量,预计达到2485吨。

捕获量还不到销量的零头,这明显是有蹊跷的。

那么,熊本县是怎么造假的呢?

其实说起来,这造假手法很简单:

把那些从泥轰国外进口的蛤蜊,直接丢在熊本的滩涂上。

让这些蛤蜊简单“焚香沐浴”后,短时间内又再捡回来,然后就变成“熊本县产”了,类似于把大闸蟹扔到阳澄湖,使其成为“湖归”大闸蟹。

就此造假事件,泥轰农林水产对外发布猜测:

“熊本县曾是泥轰国内蛤蜊的最大产地。或许就是利用这个名号,把外国产伪装成国产的吧。”

“食品问题会动摇消费者的信任。希望有关方面,对此进行严肃处理。”

随后熊本县官方雷厉风行地在发布会上宣布处罚措施:

该县产的所有蛤蜊,即日起禁止出货,为期两个月时间。

远月旗下的熊本料亭亦是要整顿停业。

这些事情都是在一天之内发生的,令人感慨泥轰官僚主义的优良传统怎么就这样丢了呢?

消息曝光后,泥轰网友展开热议:

——“我认为这就是犯罪,到了超乎想象的地步。”

——“熊本县产的蛤蜊,捕获量21吨,预计销量却达到2485吨。与其说起混入了外国产,不如说是外国产里混入了熊本产?”

——“混入了97%的外国产?喂,这可不是能说混入的程度了。”

——“3个月的销量2400吨?也就是说,换算成1年的销量约9600吨。这个数字是年捕获量21吨的约460倍……”

——“泥轰的生产者之前非常值得信任,这次真是惊呆了。以前就时常有曝光鳗鱼伪造产地的新闻,但这次蛤蜊事件,为什么如此大规模的犯罪,却能长期偷偷进行下去呢?希望能制裁伪造产地的相关人士。”

——“恐怕不只是蛤蜊造假。伪造产地这事,估计很多地方多多少少都在做。应该借此机会展开全面调查,经常听说大米也有这样的操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诶,讨厌!亏我还特地挑选泥轰国产的进行购买……”

这次的事件,很明显就是薙切蓟做的,对马鹿来说也是个不小的麻烦。

首先,远月旗下的料亭只是食材造假的受害者之一,主要的问题出在进货渠道。此事对远月的声誉伤害较小,符合薙切蓟的小心思——在不怎么伤害远月的情况下给马鹿出难题。毕竟熊本的料亭都出事了,等于没出事。但支持薙切蓟的董事趁机发难,要求马鹿必须立刻迅速处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