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这次院试再通过,那他便是大梁朝开国以来,年纪最小的秀才了!
燕云廷担心打扰儿子学习,这段时间索性都睡在军营里了。
珍娘也将府里打理的妥妥当当,特别是燕南星的院子里,下人们说话都得小小声。
如果说燕云廷和珍娘有点轻微焦虑,那么老国公可算得上是压力山大了。
别问,问就是期盼国公府出个文化人已经很久了!
祖坟上是不是冒青烟,就看这一回了。
曾经大外甥袁世泽考科举的时候,老国公也是操碎了心。
但外甥始终是外甥,终归不姓燕。
哪里有自家亲孙子重要!
一开始老国公是将这份希望寄托在大孙子的身上,毕竟这孩子聪明,从小就是个读书的好料子。
谁曾想年岁见长之后,大孙子满脑子只想着跟他爹一样上战场杀敌,彻底走上了武将的“不归路”!
老国公心情很是复杂。
说实话,燕家世代为将。
大孙子能继承燕家的武将传承,他打心眼里高兴。
但也正是因为他自己当了这么多年武将,深知武将之路不易。
练武辛苦倒也罢了。
战场上凶险万分,稍有不留神,那可是会没命的!
所以,老国公一直希望孙子们都走文官的路子。
有没有大出息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用上战场拼杀。
如今大孙子没戏了,好在还有小孙子,老国公又看到了希望。
南星这孩子打小就懒,啊不对,打小就“喜静”。
而且酷爱读书,可不得好好培养一番!
说起来,这孩子还真是争气。
打小就向他舅舅看齐,一心奔着科举的路子去。
只要一想到以后家里能出个状元,啊不对,出个进士也成。
老国公就能笑的合不拢嘴。
燕南星就是在众人的期望和焦虑中,踏入了考场。
其实对于他而言,院试的题目真的很简单,实在用不着焦虑。
别人绞尽脑汁、奋笔疾书,头发都掉了一大把。
然而燕南星轻轻松松就完成了作答,剩下大把时间,一如既往的睡觉摆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