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戈达拉!上篮命中!”史蒂夫·马丁说道,“他为山猫队保留了一线希望!”
“山猫队还在努力!”迈克·格明斯基说道,“他们没有放弃比赛!”
比赛进入到最后决胜时刻,双方的比分依然胶着。
此时,活塞队领先2分,他们拥有最后一攻的机会。
拉里·布朗暂停,随即开始布置战术。
王宇航则是看了一眼拉里·布朗,随即也立刻布置战术。按照他对拉里·布朗的理解,他一定会让比卢普斯打挡拆,一定是以稳为准,因为他们还领先两分,但不知为何,王宇航的内心有些没有底,比卢普斯的发挥,让他有不好的预感。
“活塞队还有最后一次进攻机会!”史蒂夫·马丁说道,“他们能否杀死比赛的悬念?”
“比卢普斯会怎么选择?”迈克·格明斯基说道,“他是会自己进攻,还是会传球给队友?还是按照拉里·布朗的战术?”
暂停结束。
比卢普斯持球,面对科沃尔的防守,他没有选择传球,没有按照拉里·布朗安排的战术,而是直接起跳,三分线外干拔跳投!
“比卢普斯!压哨三分!他要投压哨三分?!”史蒂夫·马丁惊呼道。
篮球在空中划过一道高高的弧线,然后……稳稳地落入篮筐!
“唰——!”
篮球应声入网,清脆的擦网声,如同死神的宣判,彻底击碎了山猫队翻盘的希望。
“球进了!压哨三分!昌西·比卢普斯!他命中了压哨三分!”史蒂夫·马丁的声音已经破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撼,“他帮助活塞队锁定了胜局!”
“太不可思议了!太不可思议了!”迈克·格明斯基惊叹道,“比卢普斯在关键时刻,再次展现出了他的‘大心脏’!”
“这就是‘关键先生’的本色!”史蒂夫·马丁高喊道,“比卢普斯用一记压哨三分,为活塞队赢得了这场生死战的胜利!”
终场哨声响起,活塞队以104:95战胜山猫队,系列赛大比分4:2!
“比赛结束!活塞队赢了!”史蒂夫·马丁高喊道,“他们在客场战胜了山猫队,结束了系列赛。挺进东部决赛。”
“这是一场伟大的胜利!”迈克·格明斯基说道,“活塞队展现出了卫冕冠军的实力和韧性!”
“比卢普斯是今晚的英雄!”史蒂夫·马丁说道,“他用自己的表现,拯救了球队!”
活塞队的更衣室内,球员们兴奋地庆祝着胜利,但气氛却显得有些微妙。
拉里·布朗教练面色复杂,既有胜利的喜悦,也有对比卢普斯“违抗”战术的不满。他知道,这场比赛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比卢普斯在第四节的“自我救赎”,而不是他制定的战术。
“干得不错,小伙子们,”拉里·布朗说道,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勉强,“我们赢得了这场比赛,我们把东部决赛带回了底特律!”
球员们纷纷鼓掌,但他们的眼神,却更多地投向了比卢普斯。
赛后采访。
比卢普斯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记者们将他团团围住,争相向他提问。
“昌西,你在第四节的表现太出色了,”一位记者说道,“你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带领球队赢得了比赛。”
“胜利属于团队,”比卢普斯谦虚地说道,“我们每个人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我们团结一致,共同赢得了比赛。”
“你在比赛中做出了一些调整,似乎并没有完全按照教练的战术安排来打?”另一位记者问道,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挑衅。
比卢普斯沉默了片刻,然后说道:“教练的战术安排,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框架。但在比赛中,我们需要根据场上的形势,做出一些调整。我只是做出了我认为正确的选择。”
“你认为,你已经找到了应对‘魔球’战术的办法了吗?”一位记者明显带着目的的问道。
“‘魔球’战术很有威胁,”比卢普斯说道,“但我们已经证明,我们战胜了他们。我们会继续努力,争取赢得最后的胜利,最后的NBA总冠军”
媒体对比卢普斯的表现大加赞赏,认为他是活塞队获胜的头号功臣,他的“大心脏”表现拯救了球队。
“比卢普斯再次证明了自己是联盟中最出色的控球后卫之一,”ESPN的评论员说道,“他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堪称完美。”
“他就是活塞队的‘定海神针’,”另一位评论员说道,“只要有他在,活塞队就永远不会放弃。”
然而,也有媒体指出,比卢普斯与拉里·布朗之间的战术冲突,可能会成为活塞队未来的隐患。
“比卢普斯和拉里·布朗之间的矛盾,已经公开化了,”《底特律自由报》的记者撰文写道,“这可能会影响球队的团结和凝聚力。”
“拉里·布朗的固执,暴君,可能会毁掉活塞队,”另一位记者写道,“他必须学会放权,让比卢普斯有更多的自主权。”
“活塞队需要一场变革,”一位篮球专家评论道,“他们需要一个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战术体系,才能适应现代篮球的发展趋势。”
这场比赛的胜利,让活塞队看到了新的希望,但也暴露出了球队内部的一些问题。比卢普斯与拉里·布朗之间的战术冲突,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也为季后赛的未来,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权杖的交接”,或许已经在悄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