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们见状,纷纷效仿,卷起裤腿,拿起工具,跟随着老王的脚步踏入河中。
他们的脸上带着一丝兴奋和期待,手中的铁锹在河底翻动,黑色的淤泥被翻起,散发出一股特有的泥土气息。
“老王叔,这淤泥得挖多深啊?”
一位年轻农民问道,他的脸上带着一丝迷茫,手中的铁锹在河底试探性地挖掘。
老王停下手中的活儿,转身看向年轻农民,耐心地解释道:“挖个三四十厘米深就行,这样既能保证淤泥的肥力,又不会破坏河底的生态平衡。”
年轻农民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手中的铁锹开始有节奏地挖掘起来。
不一会儿,河面上就漂浮起一层层黑色的淤泥,农民们齐心协力,将这些淤泥装入手推车,一车车地运到田边。
田边,已经铺开了一层厚厚的淤泥,阳光洒在上面,散发出一股温暖的气息。
农民们将淤泥均匀地铺开,用铁锹拍打平整,让阳光更好地晒干这些宝贵的肥料。
老王站在一旁,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转身对大家说:“这样一来,咱们的麦田肥力就能大大提升了。今年的收成,肯定能让大家笑开颜。”
周围农民们听后,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与此同时,东郊公社的农民们也在忙碌着。
中年妇女带着几位村民,来到村里的磨坊,商量着借用豆粕的事宜。
磨坊的老板是个热心肠,听说是为了提高小麦产量,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行,你们尽管拿去用,只要能帮上忙就行。”
农民们欢呼雀跃,立刻动手将豆粕装袋,运回村里。他们的动作迅速而有力,脸上洋溢着期待和兴奋。中年妇女站在一旁,指挥着大家:“大家动作快点,把这些豆粕都装好,我们得赶在天黑前运回去。”
一位年轻农民扛起一袋豆粕,健步如飞地向村口走去,他的脸上带着一丝自豪:“这下咱们的麦田可有救了,有了这些豆粕,今年的收成肯定差不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另一位年长的农民,手里拿着一根扁担,两头各挂着一袋豆粕,他边走边笑着说:“老李说得对,这些传统方法有时候还真管用。咱们得好好谢谢那些老前辈,他们的经验可真是宝。”
回到村里,农民们迅速将豆粕卸下,堆放在指定的地方。中年妇女拿出记录本,仔细地核对着比例:“按照这个方法,豆粕和水的比例是1:5,大家记住了,千万别弄错了。”
农民们围在一起,认真地听着中年妇女的讲解,不时点头。一位农民问道:“那发酵需要多久啊?”
中年妇女回答道:“一般需要3到5天,期间要保持密封,让豆粕充分发酵。发酵好的液肥营养丰富,能大大促进小麦的生长。”
几天后,液肥制作完成。农民们打开密封的容器,一股淡淡的豆香扑鼻而来。他们用桶装好液肥,推着小车,走向麦田。阳光下,麦田泛着绿油油的光,农民们的心中充满了期待。
“大家注意,浇灌的时候要均匀,别漏掉任何一块地。”中年妇女在前面指挥,农民们跟在后面,小心翼翼地将液肥浇灌在麦田里。
一位农民用手指轻轻触摸着湿润的土壤,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这液肥渗得真快,相信用不了多久,咱们的麦苗就能长得更壮实了。”
另一位农民附和道:“是啊,这可都是咱们的汗水和智慧换来的,今年的收成肯定能创新高。”
在李向明的协调下,各公社和农场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
资源的高效调配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还增强了大家的团结协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