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白拿葭萌关,再占梓潼郡

舍弟诸葛亮 浙东匹夫 1787 字 3个月前

直到今天,诸葛亮又送来一封信,说是诸葛瑾和关羽为刘备筹备的五万援军,已经抵达了江州,即日可以沿着嘉陵江继续北上,来参加主公和曹贼的决战。

而且送这封信的信使,正是诸葛亮前一封信中提到的、这第二批五万援军中的几名监军官员,其中包括董和、李严。

刘备看完信后,心情很是愉悦,立刻设宴给董和、李严接风:“你们从长沙、武昌监军至此,一路劳顿不易。”

董和、李严连忙逊谢:“主公亲冒矢石,与曹贼决战,我等不过在荆南处置民政,调运军需集结兵马,岂敢称劳。”

董和和李严,都是五年前张飞灭张羡、平定荆南之前,就投靠的刘备。

后来因为刘表名义上还掌握着对荆南的官员任命权,空降了两个太守赖恭、吴巨过来。刘备就听从了诸葛兄弟的安排,用掺沙子的战术明让暗争,把荆南四郡的实际治权牢牢抓在手中。

当时,董和和李严,就是被刘备任命为郡丞,担任赖恭和吴巨的副手,实际上掌握一郡的内政。

为了跟刘表的和睦关系,这俩人五年来也没有得到明面上的升职,就是乖乖做好一郡内政工作,政绩倒也不错。

此番诸葛瑾和关羽需要从荆、扬再抽五万人的援军给刘备,大将方面没什么可调动的了,就靠几个监军型的人才带队。

反正也不指望这些援军将领能上阵带兵,只要他们把五万援军运到刘备、张飞手边。并且确保沿途后勤保障不至有缺,一帆风顺即可,这俩人也是可以胜任的。

当然,诸葛亮选人,考虑的因素肯定是很全面的,不至于“谁可以胜任就让谁上”,肯定是选的最适合的人。

这董和、李严之所以最适合,原因有三:

首先,新一批入川援军,沿途所需行粮后勤,都要荆南四郡调度筹措,这俩人在荆南实际掌握一郡政务多年,熟悉情况,便于协调。

其次,刘备也跟诸葛亮透露过,入川后要给那些荆南的“权重而位卑”的下属一个交代,借机给他们升一升官,让他们名实相副。既然要名实相副,当然要借机刷点功劳,这样才能服众。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诸葛亮有打探到董和虽然是南郡人,但他祖籍巴郡,跟葭萌关守将费观有些远亲关系,还是故交。这次主公要设法劝降费观,当然要把董和也派来。

在原本的历史上,因为刘备迟迟没有崛起,董和在荆州时觉得刘表不能成事,就被费观的兄长费伯仁召到蜀郡,投靠了刘璋。

费观还有一個侄儿,就是后来“蜀汉四相”之一的费祎,跟董和的儿子董允年纪相仿。因为董家费家交情好,董允和费祎也成了同窗关系。费家的长辈自觉才学人品德望不如董和,也放心把侄儿放在董和这里教导。

费家敢把自己的侄儿交给董和教导,可见费家和董家之间的亲缘和交情是很铁的。只是这一世形势发生了逆转,荆州那边的刘备先崛起了,并且赢得了人心,让董家死心塌地跟随。

于是,就再也看不到费家劝诱董家的戏码了,反过来轮到董家劝费家“早日改投明主”。

……

刘备原先对这些事情也只是略有所知,但对于费家和董和的交情则不太了解,还是这次诸葛亮书信提醒,他才意识到。

既然可以利用董和劝降费观,刘备也就不客气了,接风酒过三巡,刘备直接开诚布公跟董和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