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这点,中秋之前,你弄出个奇特的招工,招集北直隶山东等地百姓在京城、高阳、临清邯郸集中,才让大部分百姓躲过一劫。
只有提前几年就知道建奴将在崇祯11年中秋后从墙子岭来寇关,才能做出这般精密布置。你是怎么知道建奴在中秋前后会来的?”
“万岁!都已过去了,还有什么好瞎琢磨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小子太神秘了,拿出来的东西又奇奇怪怪,朕非常好奇,你究竟是什么人?”
昏君果然如传说中那样爱疑神疑鬼,想来探我秘密,且忽悠过去再说。
“万岁!细细分析一点也不神秘,第一,京城附近密云山地因为靠近边关且又受已巳之变和崇祯九年建奴在密云附近抢掠的影响,百姓逃离无人耕种,而土质深厚适宜种粮。其他山地蓟州离京城远,西山又土瘦,微臣没得选择。
第二,边关不安宁,边军粮食不足,时常抢夺农户粮食,我民团少年练习弓弩,实属用武力震慑此类兵痞。
第三,建奴和蒙古鞑子每年秋冬季都会入关抢粮,每隔两三年更会大举来汉人居住地抢粮。七月份已在大漠中开始聚集,微臣早已侦知,但不能肯定他们是去征战察哈尔部或准葛尔部还是来大明寇关抢掠,所以也没上报,自己作了万全准备,结果其中一路正冲墙子岭来,才被小臣侥幸得手。
却不知我方边关官兵实在无能,墙子岭伏击七天后,边军应该早有防卫,特别是喜峰口这条连接大漠的主道,凭着长城天险却仍然守不住,被建奴攻进关来,才有百姓恰好躲过一劫的巧合。
并非有什么玄机,提前几年知道更不可能,就连建奴自己也不会想到几年后要从墙子岭进攻大明。仅是居安思危,如下棋一般考虑到对手的后着罢了。”
崇祯听完傻了眼,这理由竟毫无破绽可寻,
“算你说得有理!那招工呢?为何男女老幼不限?天下有谁会这么招工?”
“这个好理解,青壮去做工,家中只剩老弱妇孺,大冬天又无御寒之物,不如集中起来管理,也好让青壮劳工无后顾之忧,安心在山中做工。谁知建奴来了,才被迫放弃修水库。”
崇祯半信半疑,虽还有疑问,却无从问起,一时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