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接人了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谢松林缓缓说道:“我希望在这学舍读书的孩子们,都能有乘风破浪的勇气和决心,无论将来遇到何种艰难险阻,都能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实现自己的抱负,像那扬起云帆渡过沧海的船只一般,抵达成功的彼岸。”

郁先生听后,不禁点头称赞:“好一个‘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啊,不过何为小学?”

谢松林突然反应过来郁先生并不知晓现代小学的概念,他解释道:“郁先生,此小学非传统蒙学之意,我所说的小学,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会将孩子们按年龄划分,集中授课,所学内容更为广泛,除了传统的经史子集,还会增添诸多实用之学。”

郁先生面露好奇,追问道:“哦?增添哪些实用之学?还望谢东家详说。”

谢松林兴致勃勃地说道:“比如自然之学,让孩子们了解天地万物的规则,像风雨雷电为何产生,花草树木如何生长;还有算术之学,不只是简单的计算,更有复杂的数理逻辑,日后对经商、建筑等皆有大用;再者是地理之学,知晓天下山川地貌、风土人情。”

郁先生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道:“只是如此一来,与传统科举之路似有偏差,孩子们日后如何入仕?”

谢松林笑了笑,说道:“郁先生,时代在变,教育也需变革,并非所有孩子都要走科举入仕这条路。习得这些实用之学,孩子们将来无论是从商、务农,还是从事其他营生,都能有一技之长,为自己、为家族、为这一方水土谋福祉。而且,多学些知识,对参加科举也并非毫无益处,说不定能另辟蹊径,为朝廷输送别样人才。”

郁先生听后,缓缓点头,眼中露出赞许之色:“松林果然眼光长远,这般创新之举,或许真能开创一番教育新局面。”

谢松林拱手道:“郁先生谬赞了,我在这村里受到的照顾也是颇多,而且这些孩子都是忠勇之后,他们理应得到悉心栽培。”

“松林实在是大义之辈,才能教出阿星这般优秀的孩子。”

谢松林一听郁先生夸赞自家大闺女,脸上瞬间笑开了花,他赶忙摆了摆手,虽嘴上谦逊,可语气里的骄傲却是怎么也藏不住:“郁先生过奖了,过奖了!阿星这孩子,打小就聪明得很,学什么都快,能碰上先生您这样的老师,也算是不负她这一身天资了。”

谢松林早早便为前来的先生们安排好了住宿的院子,来的两名女先生年纪都不算太大,两个人住在一处也是能互相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