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院子都收拾得干净整洁,屋内的床铺、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还贴心地准备了笔墨纸砚等日常用品,只有先生们住得舒心,才能安心教学。
今天,谢松林的主要想法是让先生们先适应村子里的生活环境。
先生们初来乍到,对这里的一切都还陌生,他和林坚带着先生们在村子里转了一圈,介绍了不少乡亲。
先生们的住处离学舍都很近,步行只需片刻。逛了一圈下来,先生们对周遭环境十分满意。
此地山清水秀,远离尘嚣纷扰,确实是教书育人的绝佳之地。一位留着长须的先生捋了捋胡须,感慨道:“如此静谧之所,实乃讲学授业的上佳之地,看来此番前来,不虚此行呐。”
回到住处后,先生们围坐一处,热烈讨论起接下来的教学安排。
谢松林和他们一番商议后,一致决定,明日就组织一场简单的测试,目的是摸清楚村里所有孩子的知识水平。
通过此次测试,便能清晰知晓每个孩子的根基,如此一来,便能妥善进行分班教学,因材施教。
待先生们对教学安排讨论得差不多了,谢松林便也把自己百业课的想法提了一提。
先生们闻言,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彼此交换着疑惑的眼神。一位年轻些的先生忍不住开口问道:“谢东家,这百业课是教授些什么内容呢?”
谢松林笑着解释:“这百业课啊,就是让孩子们了解各行各业的门道,像是木工、纺织、医术、商贾之道、农事耕作等等。现在这世道,并非所有孩子都要走科举入仕这条路,掌握一门实实在在的营生本领,将来也能安身立命,为我大靖做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