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五莲县街头镇下芦沟村的历史和传说

家乡美01 山东人秦 3934 字 1个月前

我们所居住的村庄如今已被那庞大的石木子水库紧紧环绕着。这石木子水库乃是一座规模中等的水利工程,其常年蓄水量高达 1200 万立方米之多!辽阔的水面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波光粼粼、碧绿清澈,微风拂过之时,水波轻轻荡漾开来,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人们眼前。水中的鱼儿欢快地游弋着,时而跃出水面,溅起一朵朵晶莹的水花;虾儿们则在水底穿梭自如,灵活地躲避着天敌的追捕;各种水禽也在这片水域中尽情嬉戏玩耍,它们或振翅高飞,或悠闲地浮于水面之上,给原本宁静的湖面增添了许多生机与活力。

虽说名为石木子水库,但实际上它占据了我们村落相当大一部分土地资源呢!而且啊,这些被淹没的可都是原先那些地势平坦且土壤肥沃的良田呐!自从此处修建了这座水库之后,大量优质的耕地都被无情地淹没在了水下,导致村里田地的收成相较于以往可谓是大打折扣,村民们的收入自然也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啦。

由于水库的兴建,原本靠近河岸居住的部分村民不得不背井离乡,离开了自己世代生活的家园。他们在距离村庄南面约二里路远的地方寻得了一块新的安身之所,并将此地命名为“南沟”。尽管这里没有什么响亮的名号,但对于那些被迫迁徙的人们来说,却已然成为了他们新的家。

如此一来,下芦沟村便形成了一大一小两个村落相互依存的独特格局。当你站立在村委会所在之处时,只需稍稍抬眼望去,便能清晰地看到那气势恢宏的石木子水库。而若是信步走到村子的西头,整个水库的壮丽景致更是能够毫无保留地映入你的眼帘。隔着宽阔的水面向南眺望,可以瞧见一座名叫唐山的山峰。此山虽然海拔不算特别高,但其山顶却是出奇地平坦,乍一看去似乎并没有太多引人注目的地方。然而,每当提及那座唐山时,村中的那些饱经沧桑、上了年纪的老人们总会陷入深深的回忆之中。他们颤巍巍地讲述着,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这座外表看起来普普通通、平凡无奇的唐山,实际上却是一处至关重要的兵家必争之地啊!这里曾经历过无数次惊心动魄、惨烈无比的争夺战。每一寸土地都被鲜血浸染,每一块石头都见证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据说,原本这座山并非像如今这般平坦如砥。它有着高耸入云的山峰和险峻陡峭的山势。然而,在那场残酷的战争中,敌人的炮火一轮接着一轮地轰炸着这片土地,一次次猛烈的炮击和轮番的轰炸,硬生生地将那巍峨的山头给削去了,最终变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平缓模样。

在村子里,每当人们聚集在一起热烈讨论这段往事时,便会有人提到在唐山上立着一块庄严肃穆的纪念碑。那块碑上密密麻麻地镌刻着许多英勇牺牲的军人的名字。虽然我本人未曾亲眼目睹这块纪念碑,但那些亲人们亲口所述的情景却始终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深处。至今我仍然清晰地记得小时候,母亲总是郑重其事地告诫家中的孩子们千万不要轻易登上唐山。她常说那里曾经死去的人数不胜数,阴气太重,煞气弥漫。而小孩子的魂魄尚未完全稳固,如果贸然前往,恐怕会不小心冲撞并招惹到一些不祥之物。

时光荏苒,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但是,我们绝不能忘却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与尊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扞卫祖国山河的英雄们。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和英勇牺牲,才有了我们今日幸福安宁的生活。当今社会或许确实缺少真正的英雄人物,但更缺乏的是那种无畏无惧、勇往直前的英雄精神。这种精神应当永远铭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间,并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西面靠近泄洪道的山,就是大名鼎鼎的黑虎山狩猎场。黑虎山流域封山育林区,海拔240-440m之间,坡向为全坡,平均坡度28°,沟壑纵横,溪水回环,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为90%,大气、土壤、水等各项指标经山东省环境检测中心综合检测,均达到绿色食品要求。山上通过放养山鸡、野兔、野猪、鸽子等,达到飞禽满林、走兽遍野的景象;黑虎山狩猎场中发展的狩猎项目是较特殊的旅游项目,对外地游客尤其是大中城市的旅游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近几年来发展势头迅猛。

村里偏偏的东北方向,是一道深深的山洼,家乡人称之为果儿摇。满是柞树和栗子树,地势平缓的地方近年还引种了大樱桃。瓜果梨枣倒不是很稀奇,稀奇的是这里的后峪的传说。后峪这里荆棘上的荆刺为直钩。据说是刘秀率部队经过这里的一条小路时,由于山路崎岖,路旁荆棘从生,不能骑马,只得下马步行。他正艰难地走着,忽然“嚓”的一声,锦袍像是被什么东西拽了一下,低头看时,原来是衣服挂在路旁的荆刺弯针上,被扯开一个口子。刘秀苦笑一下,随口言道:“今天你钩了我的衣服,明天不能再钩他人了。”真龙天子的刘秀发了话,当然不是说了玩的。至今这里荆棘上的荆刺为直钩,有别于邻近的荆棘。是不是真的,且不去细究,传说的魅力就在于有无之间。

虽说石木子水库占了许多的好地,但我们村的景色却因之锦上添花。春来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水上鹅鸭嬉戏,水下游鱼从容,梯田里冬麦返青。真是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上下左右满含生机。盛夏的时候,岸旁绿杨成荫,山中青松苍翠,水天一碧,醉人眸,悦人心,惹人惜。秋来层林尽染,色彩缤纷,山坡上秋收人倍忙。恐怕只有莫奈那能描绘瞬间的感觉印象和那些充满生命力和运动的东西的神笔,才能为我们留下最接近真实的影像吧?若有机缘,《日出·印象》或许成为《芦沟·印象》。虽说像是痴人说梦,但,对于自己的家乡,心里的偏爱是谁也藏了点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嘛。冬天的水库比较无味。但如果一夜北风紧,万层冰浪凝,那景色,只能让人慨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原来的时候冬天冷,水库冰层很厚,是可以从冰上穿越到对面的,还可以进行冬捕,近年来已经极少全部冰封了。

“一寸土一寸金,自古山里出能人” 。这话绝对不假。父辈们有抗战英雄,支前的模范。五莲烈士陵园里,也供有芦沟的英烈。《林海雪原》 里座山雕的原型据说就是我们村的,老少爷们说的那是有鼻子带眼的,不由你不信。近年来年轻一代都天南海北的为着生计忙碌,,有不少新时代的能人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在外闯荡的芦沟年轻人,还参加了五莲雷锋救援队,免费道路救援,团结就是力量。这真的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为我们善良能干的芦沟人,鼓掌再鼓掌。

只是村里渐由老人留守,故乡和他们,都慢慢走向衰老。那沟壑纵横的皱纹里,不是落草为寇的山风,就是马失前蹄的日月星辰。我只是祈愿我的故乡是宁静而又有希望的,并不奢侈。”我爱你我的家 ,我的家, 我的天堂…… ”耳畔依然响着草原歌王的苍凉。我不会唱歌,但和多少飘离故土的,如蒲公英般想家的人一样,我心中也有歌声激荡:我的家我的天堂——我的下芦沟,我出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