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十九)

“不过啊,我得提醒你一句,这中药啊,虽然好,但是也不能乱吃。就像咱们吃东西一样,得适量才行。不然的话,就会适得其反,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啊,咱们在用药的时候,一定得小心谨慎才行。

黄帝坐在龙椅上,摸着下巴上那几根珍贵的龙须,一脸沉思状:“嗯,岐伯啊,你说得对,疾病确实是从身体的根本(本)上生出来的,这一点我已经get到了。但是呢,如果疾病是从表面现象(标)上冒出来的,咱们又该怎么对付它呢?总不能看着它嚣张跋扈,咱却束手无策吧?”

岐伯一听,心里暗自嘀咕:“这皇上,还真是爱钻牛角尖啊。”但他脸上却堆满了笑容,仿佛在说:“皇上,您这问题问得好,问得妙,问得呱呱叫!”然后,他缓缓开口:“皇上啊,您想啊,疾病这家伙,它要是反了它的根本,跑到表面上来撒野,那咱们就得反过来,从它的表面现象入手,找到它的根本病因,然后再给它来个釜底抽薪,标本兼治!”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哦?你是说,咱们得来个‘反间计’,从表面现象入手,找到疾病的本质,然后再用特定的药方来收拾它?”

岐伯点头如捣蒜:“对对对,皇上您真是聪明绝顶,一点就透!咱们中医讲究的就是这个‘辩证施治’,得根据疾病的表面现象(标),来推断它的根本原因(本),然后再下药。”

黄帝一听,心里乐开了花:“哈哈,看来我这龙椅没白坐,中医的奥秘我还是能懂那么一点点的嘛!”

不过,岐伯可没打算就这么放过他,他接着说道:“皇上啊,您可别高兴得太早。这中医啊,可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不是您那几根龙须能轻易搞定的。就说这治标和治本吧,那可是有大学问的。”

黄帝一听,眉头又皱了起来:“哦?那你说说看,这治标和治本到底有啥大学问?”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中医大讲堂”:“皇上啊,您想啊,这疾病啊,就像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它要是只是表面上调皮,比如发个烧啊,咳嗽几声啊,那咱们就得像对待调皮的孩子一样,给它点‘小惩罚’,让它知道厉害,也就是治标。比如用点清热解毒的中药,像金银花、连翘啥的,给它降降火,让它别再闹腾了。”

黄帝一听,点了点头:“嗯,这个我懂,就像是我有时候对那些调皮的大臣们,给他们点小处分,让他们长长记性。”

岐伯一看黄帝上钩了,赶紧接着往下说:“但是啊,要是这孩子调皮得太过分了,比如得了什么大病啊,那就得好好找找原因了。是不是家里管教不严啊?还是孩子自己身体太弱啊?找到了原因,咱们再对症下药,也就是治本。比如用点补益气血的中药,像黄芪、当归啥的,给它补补身子,让它有力气去对抗疾病。”

黄帝一听,眼睛又亮了:“哦?这么说来,这治标和治本就像是教育孩子一样,得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采取不同的方法了?”

岐伯一拍大腿:“对对对!皇上您真是举一反三啊!就像是大臣们要是只是犯点小错,咱们就给他们点警告,让他们别再犯;但要是犯了大错,那就得好好找找原因了,是不是制度有问题啊?还是他们自己思想觉悟不够啊?找到了原因,咱们再给他们来个‘灵魂洗礼’,让他们重新做人!”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哈哈,岐伯啊,你这比喻真是太贴切了!看来我这龙椅还真得多坐坐,多听听你的中医大讲堂啊!”

岐伯一听,也笑了起来:“皇上您太客气了,能为皇上效劳,那是我的荣幸啊!”

不过,岐伯可没打算就这么结束这场“中医大辩论”,他接着说道:“皇上啊,您知道吗?这中医啊,不仅讲究治标和治本,还讲究‘预防为主’。就像是大臣们啊,咱们得提前给他们打好预防针,让他们知道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这样,他们就不会轻易犯错了。”

黄帝一听,若有所思:“嗯,你说得对。这就像是我有时候得提前给那些大臣们下个‘圣旨’,让他们知道我的底线在哪里,他们就不会轻易越线了。”

岐伯一听,赶紧点头:“对对对!皇上您真是英明神武啊!这中医啊,就得像您这样,既要有治标的能力,又要有治本的智慧,还得有预防的意识。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上医治未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