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安南、暹罗一带盛产稻米,若购至江浙,却不知需得多少花销?”
若在来到这里之前,朱慈烺打死都不会想到自己能说出这等话来。
鱼米之乡,鱼米之乡,自然得有鱼有米。
可自打海贸兴起之后,江浙一带所种作物便由粮食换成了桑棉一类的经济作物。
漫说隆庆开关之后,便是嘉靖年间亦得从其他地方调拨方才能补上缺口。
此时就更不用说了,由于战乱,粮食的减产是可以预见的。
其他地方到现在都未曾明确表示对小朝廷的态度,调拨更是没了指望。
如此情形,若要江浙地区不发生大规模饥荒,除了把主意打到海外,他哪里还有旁的法子?
“回禀殿下,那些地方粮价的确要比我大明便宜不少,但运至内地需得多少花销,学生还需仔细量算一番。”
闻得谭昌源之言,朱慈烺缓缓点了点头,显然对这般回答还算满意。
买卖嘛,自然得核算成本收益,若是高的太多,他也无有财力大规模从海外运粮。
“此事需抓紧办,若是做的好了,本宫也不会吝惜爵禄官位。”
“学生定不负殿下重托!”
一番许愿之后,那谭昌源自然感恩戴德,可朱国弼却在其人退出帐外之后泼上了一盆凉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殿下,郑家...........”
他虽未将话直接挑明,但其中含义却也不似之前那般隐晦。
先前鞑子攻城之时,那郑鸿逵便将诸王拐到了自家船上,待到现在他们虽又将船驶了回来,但却也如先前的张印立一般不进不退。
这般情形谁还能看不出他们的心思?
所以听到了太子殿下于海贸之上的打算后,朱国弼便不免担心郑家在此事上捣鬼。
“来人,去江边问问他郑家是不是有了自立之心。”
“殿下!不可啊。”
听到太子殿下这显然是要与郑家撕破脸皮的话后,朱国弼便将自己的阶级软弱性展现了个淋漓尽致。
“愣着干什么?只管去问便是。”
“得令。”
眼见兵卒转身离开,素来从容的朱国弼顿时茫然无措,一时间也不知是该先劝谏殿下还是该先拉住那兵卒。
“殿下,不可打草惊蛇啊,若那郑鸿逵真将一众王爷带回福建,可就是贻害无穷啊!”
此话有错吗?
郑家有兵有将,有钱有权,便是连黄道周这等福建本地势力都无法与其争锋。
若他真奉某个王爷为主,与朱慈烺这边分庭抗礼,说不得本就态度不明的各地督抚便会光明正大的质疑朱慈烺的合法性。
届时大明的局面便又是一番景象,这小朝廷就会彻底沦为地方政权。
只是............
“有贼心的人多了,”朱慈烺有意无意地瞟了眼面色紧张的朱国弼,随后才又说道:“有贼胆的又有几个?”
这句话听得朱国弼直有些气闷,但紧接着他便又听到殿下的声音传来。
“若是没有本宫,他们说不得还敢拉上些文官某个曹操的前程,但现在.......哼!”
朱慈烺这话说得极其自信,但却也非无的放矢。
他郑家要是真有胆子自立,早在逆王准备降清时不就可以随便带个王爷回返福建,如何还会到了此时还犹犹豫豫待在钱塘江上?
说白了,没有文官的支持,海匪出身的郑家撑死就是个有贼心没贼胆。
这一点,朱慈烺能够完全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