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唐宋八大家。

“我先跟大家介绍一下,这一次科考的两次主考官。正主考官为欧阳修,这一位也是宰相,也是知名历史人物。副主考官叫做梅尧臣,虽然梅尧臣没有欧阳修知名,但他却善于写诗,被称之为宋诗的开山祖师。”

当然。

这两个是考官,并不是考试的学子。

只是简单的讲了一下两位主考官,江宁便继续说道:“这一榜里的苏轼与苏辙两兄弟就不说了。当然,他老爹也不说。不说不是说他老爹没名气,主要是他老爹考试还考不赢两个儿子,这一次他没中进士。不但这一年没中,苏洵一辈子都没中过进士。”

“所以,我们就先说当时这一科的状元。”

“这一科的状元叫做章衡,虽然现在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他是谁。但章衡为官还算不错,一生也比较安定,没有太大的起伏,最后还被封为吴兴县开国伯,得到善终。同时,他与苏轼也是好友。特别是,当时章衡高中状元之时。连苏轼对于这位章衡也是甘拜下风。认为章衡之才,百年之内估计无人能够比得上。”

“跟大家说个小故事,虽说苏堤是苏轼修的。但是,当时提议修建苏堤的并不是苏轼,而就是章衡。而在关于治理西湖的时候,苏轼还向章衡写过一封求助信。信中说,您劝告和鼓励我治理西湖,现已着手并已初具规模,想必您一定会不惜余力继续帮助我的,请您将贵府罚没的船只尽数给我,多多益善,我大约需要四百只,请您派人送来。本州别的东西还好,就是缺乏士兵,也请您一并帮助。非常恳切,非常恳切。”

说到这里,江宁笑了笑:“此前史书当中都说苏轼情商不高,事实上,之前讲苏轼的时候就说过,苏轼其实情商非常高。要不然,他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好友。这可不仅仅是他的才华,同样还有他的能力。”

“原来还有一个叫做章衡的状元,有意思。”

“哈哈哈,我也觉得有意思。”

“是。之前我对于历史一点兴趣也没有,现在听了苏轼之后,竟然对于其他一系列历史人物也有了兴趣。”

这当然是之前江宁在讲苏轼的时候,已经将当时北宋之时大环境给说了一下。

如此。

虽然现在说的是一些其他大家并不了解的历史人物,但代入到当时的背景当中,众人也很快便能接受。

“第二位,叫做曾巩,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江宁继续开讲。

只是。

第二位曾巩他只是刚说,众人便不由得一愣:“江宁老师,什么是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唐朝与宋朝时期的八位散文大家的合称。”

对于众人的不解,江宁并不奇怪。

可能大家会说。

唐宋八大家不是常识吗,怎么大家还不知道?

这太正常了。

事实上。

像唐宋八大家之类的称号,他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

他是后人总结给他们定的一个称呼。

哪怕就是在前世。

关于唐宋八大家这个称呼,也是在明代之后,这才出现的。

也就是说。

在明朝之前,没有人会说唐宋八大家。

你问唐宋八大家是谁,大家也不知道。

无疑。

在这一个平行世界。

虽然历史中的人物确实有,可因为史官记录的并不太一样,也就没有这样的一个称呼。

“这个合称,一共有八人。唐朝有两位,宋朝有六人,曾巩就是其中之一。据说,他的散文写得非常好。也因此,当时苏轼在参加科举的时候。欧阳修看到苏轼的文章,一下子就觉得这可能是自己弟子,也就是曾巩写的。为了避嫌,就将该篇文章定为了第二。”

“噢,原来如此。”

这一说,前前后后,大家却是越来越为的明白了。

“江宁老师,那唐宋八大家,除了曾巩之外,具体有哪些人?”

“在这里,我可以先跟大家简单说下。唐朝有两位,一个是韩愈,另一个叫做柳宗元。宋朝则有六位,分别是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还有刚才我们说到的曾巩。”

“我去,八大家里面,苏家就有三位。”

看到这一份名单,众人惊讶的说道。

江宁也是点头:“所以史学家也将三人称之为一门三父子,苏洵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他的才华还是很厉害的。要不然,也不可能教出两位这么优秀的儿子。同时,苏洵的散文也写得非常好,气势恢弘,很有筋骨。至于王安石,这位大家就更为熟悉了,他的散文亦是非常厉害。至于欧阳修,那就更不用说了。”

当然。

现在并不讲唐宋八大家,江宁只是提了一提。

不过。

在这稍稍提及唐宋八大家时,直播间一众网友却是变得更为兴奋了。

“我去,越来越觉得历史有趣了。”

“嗯,想来王安石散文也是写得极好的,要不然,也不可能成为宰相。”

“宰相与写文章好不好没关系,不过,文章写得好,对于当宰相还是很有帮助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样的分析还是很有逻辑的。

你看。

欧阳修与王安石,包括苏辙,散文都写得很牛逼。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