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唐宋八大家。

“章衡?”

众人一愣。

“对,这个章衡就是这一期的状元,也是章惇的侄子。章惇一气之下直接辞了官,回家复读了,三年之后,章惇再次参加科举,一举成为开封府试第一名,最终名列第一甲第五名。随后,章惇这才进入到了仕途。”

从这一历史事件来看。

这千年科举第一榜该有多牛。

这个牛,不仅仅是有像苏轼他们这么厉害的人物。

哪怕他们的性情,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比的。

比如章惇。

像章惇这样的人。

放到现在,那简直就是学霸啊。

但学霸就是与别人不一样。

哪怕第一次这位学霸考取了985,但他却觉得自己没考好。

为什么?

因为他觉得自己可以考清华北大,于是就去复读。

结果。

这一复读。

他喵的还真考上了清华北大。

“没想到科举也可以复读啊,哈哈哈,有趣。”

“确实有趣,而且这个章惇也确实牛逼,尼玛,中进士本来就难,中了无不认为是祖上积德,乖乖的去当官,可这丫的竟然还复读。”

“江宁老师,继续,继续啊……”

果然。

当你对于北宋这个大背景熟悉之下,那么,你对于这里面的一系列人物,都会产生巨大的兴趣。

更不用说。

这一个如此有性可的章惇。

“好的,大家别急。”

江宁笑了笑。

果然。

他就知道,章惇这个人物一定非常吸引大家。

“第二次科举之后,虽然没有成为状元,但也考取了第一甲第五名,相当于全国排名第五,成绩很好了。所以,章惇便接受了朝廷的授职。并且,在开始的时候,章惇还与苏轼在长安一起做过官,甚至在京城的时候也走得比较近,所以两人关系很好。”

“后来,王安石推行变法。苏轼与旧党官员认为,要想国家治理得好,只要君王保持忠正,用儒家治国就可以让国家富强。但新党却认为,这样的理念实在是太过于天真。要想让大宋走向强盛,只能通过自上而下的变法。很快,章惇就受到了重用,而苏轼则遭受到了打压。”

“不过与苏轼一样,随着新旧两党不断的在朝廷当中掌权。两人的命运也起起伏伏,苏轼被贬的时候,章惇就在朝中当大官。章惇被贬的时候,苏轼则东山再起。但总体上来说,章惇在政治治理这一块上,比之苏轼,也比之旧党所有人都更为有魄力。”

“当时西夏边境发生危机,旧党也就是司马光一派,一直主张求和,甚至割地。但章惇却严厉反击,认为求和就是卖国,在他强势对待西夏的政治路线当中,最终,迫使西夏向宋称臣,立了大功。”

说实话。

如果不是旧党也有不少知名历史人物,江宁都对旧党一点也不感兴趣。

真要说的话。

新党不管是魄力,还是想法,更或是政治水平,都比之旧党牛逼得多。

而旧掌很多的时候,都是为了争而争,根本不做太多的事。

“江宁老师,能不能说说他与苏轼的恩怨。”

这时,直播间有网友问道。

“当然可以。”

江宁点头:“章惇与苏轼相交40年,两人都非常了解对方。甚至,之前说过,苏轼在乌台诗案之后,很多之前与苏轼交好的朋友,都对他避之不及,但做为新党的章惇,他却为苏轼说情。后来,苏轼免于一死之后,苏轼还写信感谢章惇。”

“那为什么章惇后来又将章惇贬了又贬呢?”

“这个啊,说来有些复杂。当时新旧党争在朝廷当中不时得势,旧党得势之时,苏轼的弟弟苏辙就参了章惇一本,然后朝廷就将章惇给贬到了地方。但旧党得势也没几年,在高太后去世之后,新党再次掌权。此时章惇再一次被启用,章惇其实当时在被贬的时候就已经心里有些恨苏轼了。他觉得,苏轼差一点没命了,他还去求情。可他被贬,苏轼竟然不说好话。不说好话还罢了,后来苏轼也参了章惇一本。至此,章惇再次掌权之后,便一路将苏轼一贬再贬,最终贬到了儋州。”

如果拿事理来说,苏轼这么做确实有一些没有情义。

毕竟当年章惇救过苏轼。

按理来说,苏轼不应该弹劾章惇的。

但苏轼本身上,他就不认为自己是旧党的人。

或者。

他更想做一个真实的自己。

不管是新党还是旧党。

也不管苏轼自己是在哪一边。

他只要觉得哪一边做得不好,他就会上书。

弹劾章惇,也并不因为章惇是自己的好友,或者得他曾经救过自己,就而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