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重义轻财
崔澈这份豪爽,自然有相应的财力作为底气。
首先便是食邑,进位燕国公时,崔澈与贺若弼等人同等待遇,实授食邑三千户。
杨丽华当年谅解其父,接受乐平公主的册封,杨坚欣喜之下,更是为她实授食邑五千户。
夫妇二人的食邑相加,便是八千户。
每一户的租调为粟三石、绢二丈、棉三两。
实授八千户的崔澈夫妇,一年的食邑收入便是石粟米、丈绢、两棉。
而崔澈此前作为正三品的兵部尚书,一年的俸禄也才1440石粟米。
除去食邑以外,崔澈更是屡受赏赐,仅平定江南叛乱,就曾两次受赏。
第一次是讨灭高智慧,被授予布绢三千段。
第二次是回朝以后,赐黄金四十斤,丝绸三千段,良马二百匹,羊二千口,公田百顷。
其中被授予的百顷公田,位于杨丽华的封地,并州乐平县(今山西昔阳)。
崔澈已经派遣亲信往乐平修建庄园,打理他上万亩的田地。
博陵庄园五万亩土地就能供养三千精骑的人马开销,乐平庄园每年也是一笔不小的进账。
崔澈嘴上谦虚,说是颇有家资,但实际上,满朝文武抛开贪赃所得,一年的进项能与崔澈相比的,也就只有他曾经的生意伙伴,营州总管韦艺。
自那日崔澈召集七房族老之后,一场博陵崔氏内部的脱贫运动随即展开。
崔澈并不直接将钱财交给贫困的庶出子弟,而是联合七房族老,为他们租赁店铺,置办营生。
努力经营,使得生意兴旺,发家致富,崔澈分文不取;
无心打理,使得店面萧条,崔澈仁至义尽,也不会助他二次创业。
博陵崔氏之中,真正贫苦之人终究是少部分,崔澈拿出来的家中浮财,也只是耗去了部分,仍然剩下不少。
崔澈于是不再局限于宗族之内,只是他没有能力帮助整个定州的穷苦百姓脱贫。
只能分出一些接济贫苦,又拿出部分组织开挖沟渠,再剩余的,便全都用来资助天资聪颖,有志于学的贫苦少年。
在恪守孝道之外,崔澈重义轻财的名声也广为定州之人传颂,人称小孟尝,赛专诸,孝义美崔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