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朕实在不知怎么疼你

家父是康熙 大司空 1175 字 4小时前

京城,正阳门外,旌旗招展,鼓乐喧天。

以前锋营为首,骁骑营居侧,护军营居中,簇拥着整个大队伍,浩浩荡荡的出永定门,再折而向东,朝着热河行宫方向,滚滚而去。

胤禑率领的大队伍,紧跟在太子的车驾后边。说是随时服务于太子也行,说是就近监视太子的一举一动,亦可。

临出发前,康熙把吴什统领的一百余名御前侍卫,临时划归胤禑指挥。

除此之外,胤禑的队伍里,还有二百名护军,以及内务府的司官们。

车队驶过正阳门大街的时候,胤禑久违的呼吸到了没有臭味的新鲜空气。

呵呵,早在三天前,顺天府就调动差役和民夫,沿着圣驾行经的路线,铺满了黄土,每天洒几十遍清水。

这么做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沿街的便溺及污物,都被洒了水的黄土,完全盖住了。

皇帝奉皇太后,一起出门避暑,内务府的三巨头也各有分工。

凌普负责太子及宗室王公们的路上生活起居,赫奕就近伺候圣驾及内命妇,随行文武百官的路上物资供应,则由胤禑负责。

监国的老八,和坐镇户部的老四,也跟在队伍里,一起送圣驾北上避暑。

圣驾出行,不可能连续赶路,以每十里一程,皆要中途歇息半个时辰。

趁着途中休息的时机,胤禑把事先刻印好的配给清单,下发给了手下的内务府司官们。

“诸位,清单上,已经列得一清二楚了。随行圣驾的大小臣工,按照名册已经分配到了每个人的身上。路上的供给物资,也各按品级,每天定量供应……”

一次出行近万人,路上的物资供应,肯定会紧张得要死。

为了不招骂名,胤禑采取现代物流企业的搞法,先把随行的文武百官,全都依照名册,分给了手下人,采取一对一的服务,全面落实到人。

途中,官员们若有临时需求,则须及时禀报胤禑,由他来统一调配物资的供应。

这么一来,胤禑就相当于整个物流的中心节点,队伍里的各种需求,都汇总到他这里,再由他把采购来的物资,及时下发给文武百官。

因为,老四告诉过胤禑,每次圣驾的出行,不仅随行的文武百官们,而且,各个地方的官员和百姓,都会怨声载道,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