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考题泄露!!

朱元璋一把揪住他衣领,寒声道:

“你这黑心商人,竟敢售卖科举考题,可知罪?”

老板吓得脸色惨白,狡辩道:

“老爷,您定是误会了,小店只卖些寻常书籍,哪有什么考题。”

朱元璋冷哼一声,松开手,对小太监下令:

“搜!” 小太监领命,不多时,便在书馆后院的暗格里搜出了几份写满考题的纸张,与朱元璋筹备的科举内容竟有诸多重合之处。

朱元璋见状,气得暴跳如雷,他一脚踢翻旁边的桌椅,怒吼道:

“朕筹备科举,本是为大明选贤,你们这些奸佞小人,竟敢为了一己私利,坏我大明根基,朕绝不轻饶!”

说罢,他即刻传令回宫,调集御林军,封锁京城各要道,誓要将这考题泄露一事查个水落石出。

回宫后,朱元璋连夜召集李善长、刘伯温等心腹大臣。

大臣们见皇帝怒容满面,皆知出了大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元璋将事情经过详述一遍,怒拍龙椅扶手:

“朕对此次科举寄予厚望,如今考题泄露,若不严惩,日后朝堂之上皆是些投机取巧之徒,大明何谈昌盛?朕命你们即刻彻查,三日之内,务必给朕一个交代!”

李善长上前领命:

“陛下息怒,臣等定当竭尽全力,揪出幕后黑手。臣以为,可先从参与科举筹备的官员、书吏入手,逐一排查他们的往来账目、社交关系,定能找出线索。”

刘伯温亦点头赞同:“李大人所言甚是,同时,还需对京城各学府、书馆、文人集会之地严密监视,以防再有考题流传。”

在接下来的两日,京城陷入一片紧张氛围。

御林军四处抓人审问,官员们人人自危,学府书馆噤若寒蝉。

李善长与刘伯温带着手下日夜不休地查访,终于,在一个深夜,刘伯温带着人突袭了城南一座废弃的宅院,当场抓获了几名正在密会的嫌疑人。

经审问,原来是一名负责科举考卷誊写的小吏,被人重金收买,暗中抄录了考题,卖给了一个江湖贩子,那江湖贩子又联络书馆老板等人,企图在科举前大赚一笔。

朱元璋得知真相后,怒不可遏,当即下令:将那小吏、江湖贩子、书馆老板等一干人等全部斩首示众,没收家产;

对监管不力的官员,降职查办;参与筹备科举的其他人等,重新审查,确保无虞。

处理完此事,朱元璋深知此次风波虽平息,但科举的公正、严谨需长久维护。

他重新制定了更为严苛的制度,从考卷出题、誊写、封存,到考官选拔、考场监管,每一个环节都增加了人手,层层把关,确保万无一失。

待到科举开考之日,朱元璋身着龙袍,亲临考场。

他目光威严地扫视着每一个考生,心中暗暗发誓:

定要为大明选出真正的贤才。考场内,考生们奋笔疾书,沙沙的写字声仿佛奏响了一曲为大明求才的乐章。

此次科举,最终选拔出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学子,他们入朝为官后,为大明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助力大明向着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迈进。

而那一场因微服私访引发的科举考题泄露风波,也成为了大明官场、学界警醒自身的一记警钟,时刻提醒着众人:

公正、廉洁,乃大明兴盛之基,不容有丝毫亵渎。

此后,朱元璋更加注重对吏治、学风的整肃,大明在他的铁腕治理下,国势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一段段熠熠生辉的篇章。

科举放榜之后,京城一片欢腾。

新科进士们身着红袍,头戴官帽,春风满面地齐聚皇宫,等待着皇帝朱元璋的接见。

这一日,阳光明媚,紫禁城金瓦红墙在日光下熠熠生辉,仿佛也在为大明又添新才而庆贺。

朱元璋端坐于大殿之上,龙袍加身,冕旒垂下,遮住了他眼中复杂的神色。

他满心期许着能从这些进士中看到大明未来的希望之光,一扫之前科举考题泄露风波带来的阴霾。

随着太监尖细的唱名声,进士们依次入殿,跪地行礼,高呼万岁。

朱元璋抬手示意他们平身,目光缓缓扫过众人。

起初,他只觉这些年轻人意气风发,眼中透着对仕途的憧憬,心中稍有慰藉。

可渐渐地,他发现了一些异样。

有几个面孔似乎颇为眼熟,再仔细一瞧,心中不禁 “咯噔” 一下。

那新科状元,眉眼间竟与朝中一位二品大员有几分相似;

探花郎的身形神态,活脱脱就是某部侍郎年少时的模样。

朱元璋不动声色,又接连打量了几位进士,越看越心惊,暗自思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