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考题泄露!!

这些人怎的都像是文武百官的亲眷?莫不是其中又有猫腻?

待接见仪式完毕,朱元璋强压心头怒火,单独留下了李善长和刘伯温。

待大臣们退下,殿门紧闭,朱元璋霍然起身,怒目圆睁,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桌上的茶盏都被震得跳了起来:

“李善长、刘伯温,你们给朕好好瞧瞧,这朝堂之上,到底在搞什么名堂!今日朕接见新科进士,竟发现大半都是官员亲属,朕筹备科举,是为选拔贤能,可不是给他们谋私利的!”

李善长面露惊惶之色,连忙跪地:

“陛下息怒,臣等监管不力,罪该万死。只是这科举流程,从考试到阅卷,皆有严格把控,臣实在不知何处出了纰漏。”

刘伯温亦是眉头紧锁,上前一步:

“陛下,此事蹊跷。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彻查这些进士身世背景,看看他们到底与哪些官员有关联,又是如何通过层层筛选的。”

朱元璋来回踱步,龙袍下摆带起阵阵风声,他咬牙切齿道:

“查!必须严查!朕绝不允许大明的科举成为权贵子弟的进阶之梯,若让这些无能之辈充斥朝堂,我大明江山迟早要毁于一旦。”

当下,朱元璋便命二人率领亲信,秘密展开调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善长与刘伯温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们深知此事若不妥善处理,必将引发朝堂震荡。

二人兵分两路,李善长负责清查进士们的户籍档案,从出身籍贯、家族谱系一一核对;

刘伯温则深入官场,暗中探听官员们近期的往来交际,寻找蛛丝马迹。

几日之后,刘伯温率先进宫复命,他脸色凝重,脚步匆匆:

“陛下,臣查到了一些眉目。这些新科进士中,不少人确为官员亲属。

有的是直接通过家族关系,买通了考场杂役,在考试时传递消息;

还有的事先知晓考官喜好,投其所好,文章刻意迎合,才得以高中。”

朱元璋气得浑身发抖,双手紧握成拳:

“这些蛀虫,朕给他们高官厚禄,他们竟敢如此明目张胆地践踏科举公正,腐蚀我大明根基!还有何人参与其中,一并说来!”

刘伯温犹豫了一下,低声道:

“陛下,此事牵连甚广,不仅有底层小吏,还有几位朝中重臣似乎也脱不了干系。他们或是为子女亲属铺路,或是收受了他人贿赂,帮忙疏通关节。”

说罢,呈上一份名单,上面密密麻麻写着诸多官员的名字。

朱元璋接过名单,只看了一眼,眼中怒火更盛,上面赫然有几个曾与他并肩作战、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的老臣之名。

他怎也想不到,当年一起打江山的兄弟,如今竟为了家族私利,做出这等败坏朝纲之事。

“传朕旨意,将名单上所有人等,全部打入大牢,等候审问!” 朱元璋怒吼道,声音响彻整个宫殿。

御林军迅速行动,一时间,京城官场人心惶惶,不少官员宅邸被围,平日里威风八面的大员们此刻如丧家之犬,被押解着送往大牢。

那些新科进士们,也被重新召回皇宫,面对朱元璋的质问,吓得瘫倒在地,纷纷招认了作弊行径。

公审之日,朝堂之上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

朱元璋高坐龙椅,眼神冰冷地看着台下跪着的一众罪臣,痛心疾首:

“朕以真心待你们,指望你们与朕同心同德,共创大明盛世。可你们都干了些什么?为了自家子弟能飞黄腾达,不惜破坏科举,让真正有才能的学子寒心,让天下百姓失望!你们对得起朕,对得起大明的列祖列宗吗?”

台下一片死寂,只有罪臣们的啜泣声。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继续道:

“朕今日便要严惩不贷,给大明一个交代。所有参与作弊的新科进士,剥夺功名,永不录用,家产充公;涉案官员,按罪责轻重,或斩首,或流放,绝不姑息!”

旨意一下,哭声、求饶声顿时此起彼伏,但朱元璋心意已决,丝毫不为所动。随着行刑令的执行,一颗颗人头落地,一个个家族就此衰败。

京城百姓听闻此事,既为皇帝的果断严明叫好,又为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的家族叹息。

经此一劫,朱元璋深知,仅仅依靠严惩还不足以杜绝此类现象再次发生。

他召集大臣们,重新修订科举制度,规定:今后科举考试,考生一律匿名答卷,由专人统一誊写后再行阅卷;

考官选拔更加严格,实行轮换制,考前临时抽签决定考场;

同时,加强对考场的安保,从入场搜身到考试全程监控,全方位确保公正公平。

为了弥补此次科举舞弊带来的人才缺口,朱元璋又特开恩科,广撒英雄帖,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才学,皆可应试。

这一次,在严密的制度保障下,真正选拔出了一批来自民间、德才兼备的贤才。

他们入朝为官后,以清正廉洁、勤勉奉公为准则,为大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