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布帛也能当钱用,这就是钱帛兼行制度。
政府规定了充当货币的布匹种类与尺寸,主要有布帛两类,布是麻织品的统称,帛为丝织品统称。
关于布帛充当货币的实例,在唐诗中也能找到例证,白居易《卖炭翁》最后一句“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宫使通过绡和绫这两种丝织品买下了木炭,即布帛在唐代是能够当货币使用的。
这是由于唐朝的货币发行量不足引起的,同时也是收到南北朝时期的实物货币习惯影响。
但是黄巢想要在西域推广棉花种植却并不是为了制造货币,而是为了给西域人民带来温暖的同时制造硝化棉。
此时的淄州已经可以生产黄色火药和雷酸汞,在火器方面也已经发明了使用定装纸壳弹的击针步枪和后膛火炮。
但是想要制造出后世的标准步枪和榴弹炮就需要无烟火药,制造无烟火药就需要硝化棉。
后世我国的硝化棉产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总产能约为13.6万吨/年,而实际产量也达到了吨左右,年硝化棉出口量都在2万吨波动。
可以说没有我国的硝化棉,西方连造炮弹都没原料。
而这一世黄巢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想要制造和使用带膛线的枪炮,就得使用无烟火药!
自从有了硝化棉,步枪的和机枪的射程超过了一公里;
而大炮的射程超过了10公里级别!
人类战争才真正进入了超视距打击时代。
现在淄州已经基本具备了制造标准步枪,甚至是机枪的条件,但是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无烟火药的制造。
后世新疆地区就是我国的主要棉花种植区,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硝化棉生产基地。
这一世,黄巢自然不能放过这块风水宝地,所以必须把硝化棉搞起来。
当然,曹故和曹议金是不知道这些的,他们都以为黄巢是位爱民如子的“好大帅”,因为不忍西域人民挨饿受冻才慷慨传播棉花种植技术的。
当然黄巢并没有那么高尚,他在西域推广棉花和小麦种植,其实都是为了以后的西征做准备的。
他要把西域发展为西征的后勤基地,自然需要提前布局。
“义存啊,你说这齐国公如此支持我们这些西域弃民是为了什么?”
曹议金还是忍不住问出了所有西域人都想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