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等乌信唤才能进去参与。
他心里也是五味杂陈,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汪青锋那个莽夫,甚至写信回来,称赞他孙女有多了不得。
乌信嗤之以鼻,他的孙女如何,他自己知道,不用他夸。
连皇帝都特意招他说话,意思也差不多。
段惟和也不是闲的,是长安过来求情,反正不是什么大事,就是臣子和说说话而已。
对皇帝来说,有个人才能用,本来就是一件好事,至于是男是女,不重要。
心里也有些不平衡,他的女儿,金枝玉叶,掌上明珠,都出去打仗了,那乌家怎么就不行?
乌信心里多少有些膨胀。
他孙女这一辈,莫说女娃,就连男娃都没这么争气。
眼看着其他儿子孙子都是平庸的,就这一个孙女出息,他也不想嫁做人妇,不行就招赘,乌家家大业大,多的是读书人能登他的门。
来书房也是为了谈清楚,看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谈到后半程,才将乌父给唤进去。
到后面就是平时说的那些话,该如何振兴乌家等等。
世界上许多事情都是以利益为导向的,摆明了,她去军营比嫁人还能做出一番事业。
乌净澄有这个本事给乌家带来荣耀,乌信也不会阻止。
这件看似荒谬离谱的事,也被达成了共识。
乌净澄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是她做过最正确的决定。
只要胆子大,就能发现,这个世界都是用实力说话,所谓的对与错,都只是别人规定的标准。
小主,
而自己的标准,自然是自己来定,这天地是如此的自由,如此的敞快。
这是她与宛姐的共识。
钟乐宛脱离的宫妃的身份之后,和长安之间的辈分也不算数了。
娘子军一般都是姐妹相称,乌净澄也随大流,就称呼钟乐宛为宛姐。
除了钟,乌两家团圆,汪家也迎来了小团圆。
汪青锋回不来,但汪长善随大军回来了。
到家第二日就再次进宫,想和皇后见一面。
这个要求还是比较简单的,外臣虽然不能到后宫,但皇后可以到交泰殿来见面。
交泰殿和后宫还有些距离,平时是皇后用来接待命妇的。
一看到三哥,皇后的眼泪就下来了。
不知道是对三哥的思念,还是对二哥的怀念,两人是双胞胎。
但皇后一向能把他们分的很清楚,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知道了。
就算是知道三哥在边关没少受苦,看到那比同龄人还显老的脸,还是止不住泪水。
看到妹妹亏了,汪长善心里也是揪揪的疼,妹妹向来要强,长大之后,基本没看到过她哭。
如今这般,估计是想到了二哥。
别说皇后,就是汪长善自己,想到二哥,心里也堵的慌,他们是孪生兄弟,更是最懂彼此的存在,默契十足。
按他娘所说的,他和他二哥隔了都没有一盏茶的时间。
可二哥就是比他稳重,想的东西比他多,有二哥在,他做弟弟就好。
越想,这心里就越难受,汪长善本来还在抹眼泪,后面是越抹越多,和皇后两人哭的像个泪人。
皇后收拾好情绪之后,还得安慰她三哥。
平静下来,才能好好说话。
唠完一些家常话之后,汪长善拘束地在圆凳上坐着,忽然就开口,“妹妹,你要是在宫里过的不顺心,就到边关去吧,三哥帮你。”
听到这句话,皇后只觉得心中被什么戳中了一样。
三哥平时看起来鲁莽,但就是有一种莫名的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