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苏联是个破房子,一踹就倒。”

这对当时服役人数只有130万的苏维埃来讲无疑是非常艰难的。

即便苏维埃的武器装备和兵团素质都要略高于日耳曼尼亚,也不太可能一个打三个。

更何况,这130万中有30万海军,40万南部边防部队,实际能调动与日耳曼尼亚正面交战的只有60万左右陆军和空军。

多亏苏维埃政府反应迅速,在第一时间调动所有可以调动的一线部队去防御日耳曼尼亚的进攻,将南部边防部队中的30万人组成东南方面军。其余与南部边防部队加在一起,组成了三个人数30万的混成集团军,成功阻止了日耳曼尼亚的进一步推进。

打了几场漂亮的防御战后,苏维埃随即对生产建设兵团展开召回工作,在短短几星期内召回了60万陆军,5万空军,5万海军,总计70万余人。

他们在生产建设兵团时曾担任拖拉机驾驶员,农药喷洒机驾驶员,内河运输船船员,爆破组...

70万召回人员中有10万陆军被编入南部边防部队,其余50万陆军有10万被编入东北方面军,20万被编入东部方面军,20万被编入东南方面军。

5万空军召回人员被全数编入战斗最为激烈的东部方面军,5万海军则被编入北部舰队和西部舰队。

同时,苏维埃宣布全国进入战时紧急状态。

工厂开始从每天8小时变成24小时三班倒运转,无论是工人还是部队都展开了大规模扩招。

部队的扩招有一个在其他国家看起来很奇怪的限制。

不收任何在职的农业工作者,也不收任何参与工业生产的工业从业者。

这是在考虑到战时生产所需庞大人力做出的决定。

不过,即便是限制了工农参军,还是有大量工人和农民假报身份,加入了苏维埃红军。

他们加入红军的原因很简单,也很朴素。

如果红军战败了,苏维埃没了,那么国王和领主又会再次一骑在他们的头上,夺走他们努力建设的家园,无休止的压榨他们。

所以,红军不能败,苏维埃不能没。

这一切因素,导致日耳曼尼亚闪击苏维埃时被打了个一脸懵。

两边的装备水平看起来差不多,兵力也差不多,甚至日耳曼尼亚兵力还比苏维埃多一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是这离谱的战况是怎么回事?帝国精锐怎么就是打不穿这群红军的防线?我们的阵地怎么反被苏维埃的穿插部队天天遛着玩?!

还有这离谱的组织度和兵员素质又是什么鬼!

一个步兵班,全歼一个轻装甲连,这算啥?!更离谱的是,这特么是整个战线的常态!

一时间,整个日耳曼尼亚前线指挥人员都被整不会了,基层士兵被打麻了,决策层也被弄的一头雾水。

不是,说好的苏维埃是一栋烂房子,踹一脚就会被踹倒呢???

这么多情报都在说苏维埃没那么强大,什么科技发展迟缓,火箭引擎技术无法突破,生产出的军用飞行器和民用飞行器都未达到预期,装甲兵技术研发缓慢,铁路运输未达到预期目标......

这画风怎么不太对啊!

这一脚是踹上去了,但是踹到的不是个烂房子。

特么的,踹到了个战争堡垒!

不但没踹倒,还被里面涌出来一群大汉爆揍了一顿!

也多亏日耳曼尼亚的兵员素质和装备水平也很好。国内经济相当稳定,工业区的防御力量也很坚挺。

不然...

这就反击力度,但凡换成其他国家,估计不出半年,首都就被插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