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新法大推

特别是山西及山东那边的官员,自家的土地,那是只得贱卖,才能将这些个烫手的田地甩掉,不然一个重罚加算下来,他们就得成为朝廷税赋的工具人,白白为朝廷种地缴税不可。

对于士绅们来说,加算是毒药,但对于民间百姓来说,加算就是一味良药,朝廷新法施行的省份,户籍制度直接被取消后,原本是匠籍军籍的,全都可以用积蓄购买低价的甩卖田地了。

对于这种财富再分配,朱翊釴是乐见其成的,田地大量的积攒在士绅手中,他们得到了财富之后,便会将那些个所得,全都紧紧的攥在手中,不肯流失半点。

这对于大明的内部经济流通,是很不利的,百姓们都穷得没有油水可食了,士绅们却财富窖藏,这如何是一个正常国家财政所能允许的。

士绅们自然是不舍自己将土地转让出来的,这时候,就必须重拳出击,打疼他们,让他们知道,不是田地多,就能致富的。

朝廷设法,为的是天下大同,可不是为了一家独大的,阶级矛盾,只能是用重罚来纠错,逼着这些个士绅,将过多的田地转让给那些无地的百姓,让这些飘零的百姓,能够安稳定居下来。

这样朝廷便有了稳定的社会治安,税赋自然也就能够上涨,国家财政只要不是入不敷出,那么这个国家,就一定不会出现大的内乱。

都说明亡于党争,其实不然,明真正亡于国家财政的崩溃!

当兵的拿不到军饷,朝廷的税赋逐年锐减,那么对于兵事上的投入,便也要跟着减少,对于地方的掌控,就会大大削弱。

为何辽东女真能够崛起,还不是到了万历末期,大明的实际财政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了,朝廷对于九边的军饷,那是能拖就拖,军饷都拿不出,还指望军械上能及时的更新。

盔甲刀枪等,是有磨损期的,若是不定期维护,那么损耗是很大的,后期的辽东边军,穷得底掉,穿的跟个乞丐兵似的,怎么可能打得过那些不时入关打草谷的女真兵。

任何的矛盾,都是出自资产的分配不均匀,这是不变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