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釴没办法直接平摊化,那就只能是减少贫富差距,避免出现一地士绅拥田上百过千顷,而百姓却穷的一亩都没有,只能沦为佃农,凄苦过活。
这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秩序,长久下去,民乱是必然的,百姓看不到希望,那就迟早会揭竿而起。
与其被这些士绅搞乱国家秩序,朱翊釴只能是委屈一下这些士绅,将他们直接放血,滋养那些难民流民,稳定住他们,不让他们起来闹事。
华夏地大广博,维稳是每个朝代所必须坚定执行的国策,但却很少有皇帝能够像朱翊釴父子俩这般,敢坚定的拿士绅开刀,放他们的血出来。
以前士绅地主是官员选拔的人才库,皇帝为了国家体系能够正常的运作,是不敢得罪他们的,但到了大明,却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大明的百姓,识字率是很高的,一些小说话本,之所以能在大明各地流传起来,离不开百姓们的购买阅读。
以前的科举,考的是四书五经,要求士子能够钻研的很深,但这些四书五经,有用吗!
对于学术上,它是宝库,但对于官途上,它就是茅房里的厕筹,用过之后,士子们便直接丢弃不用。
说它是大明版的应试教材也不为过,官员们那个能够如四书五经那般的要求自己,那可是比洪武帝的御制大诰还要折磨人。
若是朝廷直接出具新的科举教材读物,废弃四书五经,那么相信这些为了做官的士子,一定会坚定不移的就将四书五经放下,转而攻读朝廷新推出的教材。
这是人性使然,老学究固然有,但不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