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活到快中午了,母羊生了第一只小羊,是白色的,湿漉漉的一小团,有粮哥说肚子里还有小羊。
给母羊喂了些食水,恢复力气,第二只出来就快一些,大约半个时辰不到,小羊毛有些微黄。
两只小家伙都是母的,趴在母羊边上喝奶,羔羊跪乳,前面的蹄子往后弯曲,趴在母羊的腹部喝奶。
贺宣看了这一幕,感叹着两只小羊喝奶,估计自己的羊奶还要等等才能供应上啊。
人家母羊的奶本来就是喂羔羊的!( ???)
在家呆了好些日子,贺宣想进城一趟,逛逛,拜访下周夫子,把这几日的文章都带上,要是夫子有空,还能帮自己指点下,既然拜访夫子,自然要准备些特产。
把家里的挖来的冬笋带上几颗,在带些南瓜芋泥饼,里面加了石蜜,煎好后撒上芝麻,香甜软糯,不仅给周夫子带了一份,还给朱宇博他们带了些。
贺宣跟于大嫂说一声,午饭不回来吃了。
出门的时候不算早,在家休息了几日,就有些起不来了,先到脚店把东西放好,好久没逛集市了,冬日里的集市比往常还热闹些。
吆喝声,交谈声,你来我往的讨价还价,贺宣没有特别想买的东西,只是找比较干净的摊子,慢慢的看过去,有家里妇人做了千层底,过来卖的,一层层很扎实,直接在背篓上卖。
摆了许多干果的摊子,有核桃干,花生,红枣干,杏仁,南瓜子,还有些不认识的。
贺宣买了一些杏仁,这个可以煮羊奶喝,干吃味道也不错,做生意的小贩不是自己种的果子,而是在附近几个村子收的,在家里晒干来集市上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热闹是是卖红纸福字的摊子,围满了人,妇人们挤挤挨挨挑选着红纸,这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东西,不管是做灯笼,还是红纸包,对联都要用到,每年也只有腊月的时候才会出摊。
贺宣没有走太远,拎着杏仁纸包回到铺子,店里有客人开始忙碌,在后厨把自己的背篓背上,出发去学馆。
看门的大爷给贺宣开了门,问有什么事?
贺宣刚来的时候跟大爷差不多高,现在已经高出一些了,拱手道:“今日来拜访夫子,有些文章还望夫子指点。”
“小公子真是用功,休假了还做文章,你在前院稍等,我去通报下。”
大爷让贺宣进屋,就在前院等候,自己去后面通报。
看这样子,估计来找周夫子的人不少,大爷已经习惯了。
贺宣在房檐下看着院子,有些不适应,往常都有同窗在院子里游戏,时不时有交谈声,现在只留下三两只不肯离开的麻雀,院子里的大树掉光了叶子,显得有些冷清。
周夫子身穿靛蓝色交领披袄,带着冠帽,从后院走来。
贺宣看到了迎上前,给夫子行礼。
屋外有风,站了这一会儿,贺宣的鼻子有些红了,总感觉鼻涕水不受控制的要留下来。
下人开了门,放好炉子,等两人进屋后,退到一边,煮茶水。
跟着夫子进屋,贺宣先问候了周夫子近日身体可好,“前几日下雨,天气寒冷许多,还望夫子保重身体。”
“好好,我身体健康,你有心了。”
哪个当老师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