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冻,却也延缓了战争的发生,不知道算不算幸运。
得知官道恢复,可以出门的时候,贺宣准备去县城了,自己年前洗过澡,已经过了十几日了,由奢入俭难,第一年可是熬了一个冬天,现在十几日就浑身不舒服。
贺宣这一趟出门,要拜访几户人家,看样子今日是来不及了,准备些东西,明日早上再去吧。
过完年,周夫子和周生亮家总要去拜个晚年,走动一下,自己在城里认识的人不多,还是要维护下关系。
城里这段时间交通不便,估计好些人家都没有菜了,贺宣打算带些韭菜和菠菜去,这些菜在城里应该算是稀罕货,毕竟种的人不多。
村里人觉得这种菜没有白崧芦菔来的有分量,摘了一篮子,煮出来就剩一盘,一垄地也不够吃上几顿,实在划不来。
正月十四一早起来,余叔已经在菜地里割菜了,叶子菜就要新鲜,这点菜地里成年的绿色菜都被薅了个精光,才凑够这么些,余婶还贴心的分成两筐,方便贺宣送去。
贺宣看着都有些舍不得,天冷,菜长得慢,自己都吃的少,估计下次吃得等上好些日子。
一行人带着两头毛驴去县城,家里就剩于大嫂在家准备米粉,大家伙都去城里打扫卫生,正好在元宵节之前开业,还能赶上一波城里的热闹。
官道上来往的车子不少,到处都是被车轮带起的泥巴,路面没有干透,边上还有脏兮兮的雪,不知道哪个人把鞋子往雪堆里擦了擦,后面的人跟着学弄脏的。
一直到城里,城里很多地方都铺了石板,积雪也都铲走了,城门口比较脏些,里面还算干净。
贺宣一行人先来到铺子,打开门,周围很多铺子都开门了,开门的这些店铺估计都是住在县城里的。
打水的打水,擦桌子,烧灶台,一样样忙活起来,在于五郎的指挥下,有条不紊。
小主,
贺宣把一篮子菜拿出来,先去周生亮家看看周老爷子,穿过集市,来到周家。
周家大门开着,贺宣不用敲门,就看到周生亮正在院子里检查板车,开口道,“周兄,过年好。”
周生亮听到声音,抬起头,笑道,“我说是谁,宣弟,过年好,你们村子的路通了。”
贺宣进了门,两人边走边说,“是啊,昨日通的路,不过还有些泥泞,再等上两日,就干透了,我看你在检查车轮,怎么了?”
“没啥事,轱辘不太好转,我看是不是被东西卡住了。”周生亮回答道,把贺宣引入正堂,老爷子在屋里。
贺宣进屋,先给周老爷子拜年,“周爷爷,过年好,祝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顺顺利利。”
周老爷子一大早听到吉祥话,高兴的招呼贺宣坐。
贺宣把篮子给周生亮,“这是家里的菜,拿些给周爷爷尝尝,您不要嫌弃。”
周老爷子假装生气的指着贺宣道,“你说说你,回回上门,回回带东西,家里什么都有,不要客气。”
这话听听就好,礼多人不怪,两人说起了这几日下雪的场景,周生亮很有颜色的把菜拿到厨房,换个篮子,回到正堂。
贺宣正听着周老爷子说起县城这几日菜,柴都涨价了,雪太大,把路都堵住了,村里人进不来,城里人也出不去。
还好过年的时候大家伙都存了不少米粮,不过有些人家的柴火不足,把家里的桌椅劈了烧,勉强度过,接下去的日子也不好过。
“还好,雪停了,路也通了,在等几日,城里的菜价,柴火就会慢慢恢复的,周爷爷不用太担心。”除了安慰的话,其他的贺宣也说不出什么。
接下去又聊了些无关紧要的话题,贺宣略坐了坐,就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