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益康是多年的管事,不过他不是雇佣,而是贺宣买来的,工钱只比两人少一些。

然后就是有粮,马勇,高卫他们,跟赵林一个档次,每月五百文。

内院的杨李氏,宋婆子和小巧,平常工钱是四百文,要是还做了羊毛这些活计,这个月先加一百文,后面的看活计加钱。

这十个人的月钱就要六两银子,一年要七十两,再加上吃饭做衣,还有年节的赏钱,田庄的收入剩不下多少,贺宣要是去书院念书,估计束修都不够。

账本这么一算,羊绒衣裳得加快了,不做点小生意,贺宣存下的银钱用不了两年。

好不容易在村里基本实现财富自由,上了京的贺宣又被打回原形,算清楚了一年的收入支出,有种紧迫感,要抓紧挣钱,不然去了书院还会因为付不起束修被赶出来。

想到这个凄凉的画面,自己的书籍,箱笼都被书院扔出来,旁边还有人嘲笑,哈哈哈,哪里来的穷小子,付不起束修还来上课。

脑补过后,七月的天,贺宣都觉得凉飕飕的,这就是贫穷带来的寒冷嘛。

羊毛库房里,杨李氏和小巧用了一日的棒针,明显就有进步,杨李氏已经织出来一小段毛线,握棒针的手势也松快了许多。

两只手捏着棒针不会打架,能配合着把毛线织下去,小手指头还缠着毛线,方便松紧,贺宣看到这个姿势,就知道对了。

她们把毛线织出来就是多少时日的问题,既然有了成果,贺宣打算联系云阳郡主家的管事,多买些羊绒和羊毛。

这个季节,羊绒应该都脱落了,羊毛却不会少,记得上次李管事说过,牧场里绵羊更多些,天气炎热,想来这些羊不会介意剃个毛。

中午的时候,贺宣写了一封帖子,让罗家旺去云阳郡主府上,找李管事,或者对接的人,上次两人商量的时候,牧场有许多的羊,要是卖羊毛,估计收入也不低。

“你明日拿着帖子,去云阳郡主府上的时候,打听清楚牧场的位置,要是郡主府有人去的话,能跟着去最好不过。”

贺宣交代道,虽然坝上草原离京城不远,但是贺宣要回乡不能跟着去,估计要让罗家旺他们去买羊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的,我明日就去京城,公子你有什么要带的吗?”罗家旺问道,田庄离京城也要个把时辰,每次去都会采买些东西回来。

“我在菜市大街定了桌椅,铁锅,衣裳,把文书给你,回来的时候去拿回来,桌椅可能有些重,让小竹跟你一起去,运不回来再包一辆车。”

反正贺宣是不想出门了,天气这么热,每次出门都是遭罪。

贺宣交代小竹的时候,就让他办完事情,可以去街上逛逛,过几日就要回去了,想给家人带的东西可以先买一些。

宅子修好以后,家里的人手就空下来,贺宣就让他们在宅子外面挖大坑,这是准备做化粪池的,茅房是不可少的,不过原先的太过简陋。

化粪池就修在宅子后边,是下风口,大家都确认过这个位置不错,有味道也不会飘进屋里。

坑要挖的又大又深,每日恭桶都倒去化粪池里,然后在前院和二进都盖两个茅房。

茅房就照府试时号房的样子,每个茅房里面放木桶,只要隔几日让人把木桶倒在化粪池,茅房就比较干净。

把家中下人都安排好后,贺宣就有空闲了,准备去湖边钓鱼。

钓竿就是用竹子绑上线,然后下端绑个铁钉,铁钉尖的一头敲弯,要是鱼儿咬钩,就能钓上来了。

鱼饵贺宣本来想用米饭或者饼子,不过两者在水里泡着都会散开,后面就打算去地里找土龙,也就是蚯蚓。

戴上大帽,确认好香囊和水壶,贺宣带着钓竿和板凳就准备出发去湖边,离开宅子的时候跟前院库房里的几人打了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