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宣回屋拿出老杨他们准备好的点心,甜的有酥糕,咸的有撒子,去隔壁跟两人分着吃。

丰叔明胃口好些,两人买的吃食,两三日就吃完了,还有一日才休沐,可不得靠贺宣接济一二。

等吃完了这些点心,傅晶也回来了。

“怎么没给我留一口啊!”

这人跟个猴一样,日日在斋舍里待不住,要不是早晚,还有上课时能见到人影,贺宣都以为他消失了。

“你日日都见不着人,我还拿着点心满书院找你不成。”贺宣眼带笑意调侃道。

眼见着没有点心吃,傅晶瘪了瘪嘴。

“我出去可是有正事,你们都不知道吧,选修课的人数是按旬考排名来决定的。”

这是什么意思?

三人都等着傅晶解惑,这家伙却拿乔了,强烈要求下次吃点心一定要留他的份。

明明自己放在桌子上,他平常都不吃的,偏偏吃的时候要算他才行。

等到三人都同意了,傅晶才开始说。

选修课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每个先生带的人数是有限的,比如大家都想学琴,可是一间屋子能放下的琴也就十张,那么先生会从旬考名次高的学子里面选。

没选上的,只能等下半年。

所以啊,本次旬考关联到很多,最直接的就是选修课,贺宣还没定好要选哪些,要是一个都报不上可咋办。

“这你也不必太担心,每人最多选两门,名次不好,选剩下的总能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傅晶这安慰的,跟风凉话没啥区别。

贺宣头一转,招呼孟长生他们。

“走走,去吃饭了。”

考完试之后,真的有种不想动弹的感觉,贺宣呈大字躺在床上,脑袋放空,一点都不想抄书,哪怕这书是免费的。

等上完早上的课,大家都赶着回家。

贺宣打算把自己的汤婆子带回去,这几日天气暖和不少,已经用不上了。

来接的是小秋和余有粮,家里人轮换着接送贺宣,已经把这条路都摸熟了。

小秋嘴快的跟贺宣说起,于五郎在城里找到了一处宅子,各方面都很不错,就是急卖,错过了就没有了。

“公子,你要不要去看看?”

因为贺宣每五日就休沐半日,于五郎直接联系好了房主,在城里等着。

要是公子有意向,可以去看房,节省些时间。

既然都安排好了,贺宣没有不同意的。

牛车赶到外城,于五郎就在广安门这里等着。

两方汇合,于五郎先跟贺宣介绍了下这间宅子。

消息是谢泰给的,宅子的来路这些都很可靠。

牛车到了宅子门口,是一条街的背面,过去一间宅子就是街道。

于五郎去敲门,开门的是个妇人,大约四十余岁,面色愁苦,动作却很标准,一举一动都可以当做典范了。

交涉一番后,贺宣进屋看看。

这座宅子两进,前院比较小,主院建造的还不错,房屋主架这些都没问题,妇人买来也就三年多时间,修葺过才住进来的。

因为现在有人居住,有些屋里,贺宣也就不好进屋参观。

一圈下来,妇人认真介绍,实际上已经偷偷打量贺宣好几回,毕竟于五郎已经见过,这群人中做主的是年纪最轻的这位。

贺宣还算满意,这处宅子离广安门不远,闹中取静,地理位置不错。

剩下的就是谈价钱。

宅子是七架梁结构,一共十一间主屋,八间小屋,还有厨房马棚。

八百五十两,要求现结,人家就是急卖,不然这宅子放出风去价钱还能涨一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