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猜的不错。凡事预则立,义军如今危机四伏,一定要未雨绸缪。两年的时间,义军要冲出江南。吴三桂要划江而治,并不想北上,我想,想到紫禁城里转转。”
王和垚郑重道。
要是从运河北上,一路上要经过江苏、两淮、河南、山东、河北,处处都是血战和围追堵截。若是海路从钱塘江入海,一路北上直到天津卫,然后直接就是满清的心脏——北京城。
“将军真是够魄力!”
戴梓心头悸动,由衷地说道。
如今清军和吴三桂部正在湖广鏖战,战局犬牙交错,一旦挥军北上,直取京师,成功的机会大大增加。
紫禁城,那可是满清的心腹之地!
“什么魄力,不过是顺势而动而已。”
王和垚看着戴梓,笑道:“戴兄,你今日来找我,不会是来讨论战局的吧?”
“将军,当务之急,还是要募兵练兵,铸造火器,积蓄实力。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将军不可操之过急。”
戴梓看着王和垚急道。
本来是想谈火器,戴梓临时改变了话题。
每次与王和垚交谈,戴梓都会觉得自己彻夜难眠,没办法睡好觉。
“戴兄的意思,是让我臣服于吴三桂,或者其它一方?”
戴梓的看法,和他的不谋而合。
他只有四五千人,当然是要“事大”了。反正只要拥吴三桂为正朔,注意力就永远在几位大哥身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且,即便对吴三桂“称臣”,这位大哥,大概率也管不到自己头上。
“将军,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今朝廷的注意力,都在吴三桂和耿精忠身上。浙江的事情,朝廷恐怕会派兵围剿。这个时候,还是不要妄自尊大,将清军主力给吸引过来。”
戴梓的话,让王和垚轻声笑了起来。
和义军中的许多将领一样,戴梓恐怕也在为义军的前途担忧。
也是为他自己的命运担忧。
“戴兄,我知道该怎么办。”
王和垚抬起头,问起了戴梓来:“戴兄,兵器制造一切可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火器(科技)的依赖,王和垚从未改变。
“将军,兵器制造一切都好。另外,我想向将军禀报一下,家父也擅长火器制造,他闲着没事,我想让他来帮衬一下。不知道将军同不同意?”
戴梓讪讪说道,表情很是尴尬。
为私事求人,他还真有些拉不下脸。
戴梓离开,王和垚眉头微皱。
自立为王,他还真没有想过。以义军如今的实力,还是要找个靠山才行。
事大,弱者最明智的选择,他的祖先朱重八,就是这样建立大明王朝的。
“张世豪,随我出去一趟!”
王和垚站了起来,全身酸痛,朝着堂外喊道。
整天忙于公文案牍,脑袋都大了,还是出去一趟,散散心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