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好如此了。”敛敏沉默良久,面容之上夹带着一丝不甘,终究认可道。
敛敏为着替父母守孝,特特向皇后请旨,三月之内不得侍寝。皇后上告皇帝,经过皇帝的允准之后,随即开始了三月的守孝期。而在皇帝下令刑部彻查广陵公夫妇的真正死因之后,广陵公夫妇之死尚未查清,随即发生了一件叫人毫不意外的大事:墨嫔离世,自缢身亡。
闻得凌合通报的消息,我细细吩咐梁琦前来,亲口对我一一坦白墨嫔之死的诸多细节,到底明白了几分当日琅贵妃留下的线索:墨嫔临死之前,在蕊珠殿墙上以鲜血留下了一句话——九鸾钗含枫叶红,长贵妃代凤仪宫。
如此看来,只怕当日琅贵妃遗留下来的二瓣枫叶与九鸾钗有关。而二瓣枫叶留在椒房殿的墙上,自然与凤仪宫亦有关联。二瓣枫叶、九鸾钗、凤仪宫,此三者之间究竟留有何等紧密的关系,竟叫琅贵妃与墨嫔如此用心,临死之前亦念念不忘?
皇帝听闻墨嫔之死的消息,固然有所不悦,到底赐予了她兰妃的谥号,以贵妃礼丧。
我心下暗自揣测:兰妃之“兰”与琅贵妃之“琅”同音,可见皇帝心中她们二人可谓一等人物,皆心狠手辣之徒。二则兰妃生前最高不过妃位,按理应当以帝妃之位追谥,偏偏皇帝不加尊崇,可见心里头对兰妃着实介怀。兰妃之死叫皇帝不加关注,自然叫诸妃无心关切,故而兰妃的丧仪除了依照妃位的仪制进行、有几个宫人参加之外,并无人为之哭丧守灵,堪称凄凉之际。值得一提的是,她与琅贵妃一般,入葬妃陵位置偏僻的角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盛行一时、颇受恩宠并姿容屈居琅贵妃之下的兰妃一朝仙逝,结局落得个凄凉而终,到底叫人不由得感慨世事多变。
我隐隐觉得兰妃之死另有蹊跷,故而吩咐梁琦时刻关切着兰妃生前与之来往的嫔御、宫人,并打探一应有关九鸾钗、凤仪宫的一切秘密。
除此之外,我、婺藕每日与敛敏一同为广陵公夫妇抄写佛经、为他们祝祷。
为着敛敏的位分与皇后的请求,皇帝特意吩咐将广陵公夫妇的牌位迎入雍和殿,由广孝法师亲自为之诵经祝愿、祝祷祈福,祈求他们二人来生多福多寿、子孙昌盛。牌位被迎入雍和殿中的第一日,敛敏与我一同并立,眼见自己生身父母的牌位摆在面前,一时心痛难忍,竟当即昏倒。我连忙吩咐宫人将她扶到暖阁,与婺藕一同亲自照料着她。
帝后听闻此事,皆道敛敏孝心可嘉,格外心疼敛敏父母双亡之故。皇后念及恭礼乃敛敏所出,身有广陵公血脉,不免念叨起来日恭礼亦会如此。此番倒叫皇帝对恭礼不免多加专注。如此便是之后的事了。
彼时,雍和殿暖阁内,我与婺藕只是一心照料敛敏,不做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