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周楚榆学姐的传说

“周学姐,你真的是周楚榆学姐?”

楚榆笑了笑,高三学生眼睛里还透露着清澈的愚蠢,看人也非常纯粹,楚榆俯视着他们,就像看一窝刚孵出来的小黄鸡,想摸一摸他们柔软干净的羽毛。

“我是周楚榆,跟大家一样,都是张老师的学生。很高兴见到你们。”

教室一片哗然,房顶都要被揭掉了,之前张志和总是夸周楚榆学姐,学姐虽然走了,可班上依旧有她的传说,所有人都活在周学姐的光环下。

这种情况下,难免有人不服气,觉得周学姐没有张老师吹嘘的那么优秀,可现实就是最打脸的,周学姐不仅长得漂亮,声音还好听,别说整个德阳了,就是放眼整个省,全华夏,都找不出一个比周学姐优秀的女生。

她真的太优秀了,优秀到让人自卑。

“周学姐,真的是你?老张没有骗我们!”班长乔小小激动地说,“周学姐,清大好玩吗?京市好玩吗?张老师说,上了大学就会轻松,这是真的吗?”

“周学姐,你在大学交男朋友了吗?你喜欢什么样的男人?”

这位男同学话音刚落,就被乔小小鄙视了,“反正不是你这样的的!你死了这条心吧!”

男生哈哈大笑:“我替广大男生问问嘛,我就是好奇,什么样的男生能配得上学姐,学姐这么优秀,在地球上找对象有点委屈学姐了。”

说话是班上的显眼包,上课时就喜欢讲点无关痛痒的小笑话,常常惹得大家发笑,他人是调皮了点,但是没有恶意,在班上的名声还不错。

大家哄笑成一团,确实觉得谁都配不上他们的楚榆学姐。

“学姐,我天天去你二舅家的肉夹馍店,一次都没见过你。”

“学姐,你衣服在哪里买的?真的好漂亮!”

“学姐,你有什么学习英语技巧可以分享给我们吗?”

楚榆一一回答,她去京市读书后就很少回来了,今年难得回来过年,正好趁此机会给张老师撑个腰。

“英语学习方面,我还真有个小技巧分享给你们。我不太会单独背单词,但我会背一整篇文章,只要文章背熟练,意思都牢记在心里了,单词自然就记住了。我背文章时,会模仿别人的发音,会弄懂每个单词的意思,只要把文章背了下来,充分理解,这篇文章里的单词就会存在你脑海里。反复几次,多背些文章,单词量就上去了。与此同时,你还会收货和播音员一样好的语音和语调。”

学习上没有投机取巧的,都是笨方法,不过楚榆的这个方法挺有效果,她两辈子都靠这个方法得高分。

前世高考英语考了近140分,这一世也是高分,她分享的创业经验不一定有效果,但她学英语的方法还真是实践过的。

她说的同时,下面的学生都在埋头苦记。

这年头的学生都很质朴,也很能吃苦。

听张志和说,班上一个女生天天走10里路上学,放学后还得摸黑割猪草,照顾瘫痪的父亲和爷爷奶奶。

她家里希望她能早点嫁人,补贴家人,赚来的彩礼就给弟弟娶老婆。

为了证明自己是读书的材料,她夜里几乎不睡觉,经常打着手电筒躲在被子里读书,后来觉得手电筒的电池太花钱,干脆就躲在学校的路灯下学习,要不是夜里值班的门卫发现了她,只怕她要一直这样下去。

她是楚榆资助的学生之一,只要她能考上大学,她就能摆脱既定的命运。

这也是楚榆做慈善的原因,她希望帮助更多困境中的女孩。

楚榆做完演讲后,学生们不明觉厉,脸上表情都变了,恨不得现在就按照楚榆说的方法试试,张志和见起到效果,也挺高兴的。

要放寒假了,学校事情多,张志和不能好好招待楚榆,楚榆倒不在意那些,明天就要放寒假了,她还要去一趟陈百福家。

“呦!周丫头!”打开门,陈百福又惊又喜,“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陈百福早就放假了,这两年国企效益不好,葛兰芝去京市照顾陈双玉生孩子,一直没回来,陈百福就起了停薪留职的心思。他职位本就不算高,一个纽扣厂的科室主任,现在纽扣厂都没活干,他拿不到外快,只靠着几个死工资,根本养活不了家里。

今年开始,上头有传言,说要进行什么劳动合同制改革。

不让你下岗,但跟下岗差别不大,首当其冲的就是纽扣厂这种小效益不好的国企工厂。

陈百福就想着,与其被人家剔除掉,还不如自己识趣早点下岗,领点钱出去做生意,闯荡一闯荡,总比过些年跟一群下岗的职工抢饭碗要好。

下岗潮还有好几年才会来,不过等职工大规模下岗了,像陈百福这样没啥特长,年纪又不占优势的老员工,确实没有任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