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周楚榆学姐的传说

“改革势在必行,你能想得开,这是最好的,”楚榆笑道。

楚榆这么说,陈百福顿时松了口气。

别人不知道,他还不知道吗?当初楚榆父母离婚,她一无所有被赶出家门,靠着卖纽扣厂的废纽扣发家。

小主,

那么重的货物,那么热的天,陈百福一个大老爷们都觉得吃不消,这姑娘硬是咬牙挺下来了。

她赚钱学习两手抓,考取清大后,还在京市干了不少产业,听陈双玉说,曼达林一天的销售额就有好几十万,她还给母亲开了一家快餐店,还有一家投资了1500万的化妆品工厂正在建造。

陈百福寻思着,小姑娘年纪轻轻都敢从头再来,他一个大老爷们下岗了,还能没饭吃不成?

“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我跟葛兰芝商量过,我来下岗后就去京市找活干,这样既能赚钱又能给陈双玉带孩子。”

“想好做什么了吗?”

“还没什么头绪。”

楚榆沉吟片刻,“我给你出个主意。”

陈百福眼睛都亮了,“老天爷,你有主意赶紧出,你说的话,我们肯定听。”

楚榆笑了笑,葛兰芝是个包打头,社交能力很强,她这个人特别会混关系,给她几个人,她就能把这几个人的人脉组成一个圈,相互倒卖关系。

楚榆活了两辈子,没见过谁比葛兰芝更适合当中介的。

“中介?”

“就是介绍房屋买卖、租赁,干点包打听的活儿,你放心好了,葛婶子绝对应付得来。”

这么说,陈百福就懂了,“这你可就说对了,葛兰芝别的不行,嘴上的功夫真不是吹的,就咱德阳这些大厂职工想换房子,私底下找葛兰芝交易,只要人家说得出口,她准保把这事给办成了,让两边都满意,坐下来签合同时,双方脸上都带着笑。”

可是房屋置换数量不多,靠这个赚钱,只怕要喝西北风了。

“德阳不多,不代表京市也不多,京市市场大,需要换房子的人多的去了,更何况京市还有四合院可以买卖,只要葛婶子能找到好房子,不怕没人买。”

陈百福挺心动的,“在京市做事,本钱不低吧?”

楚榆笑笑,“钱不是问题,你们要是没钱,我给她投资,咱们开一家连锁中介公司,每个区都有分店,让她按时给我分成就行。”

楚榆肯出资那自然是好的,单打独斗做不成大事,陈百福在国企混了一辈子,深谙其中的门道。

更何况,他们这个岁数下海,肯定不只想赚点小钱。

想要赚大钱,就得跟着懂行的人干,否则干了一辈子,都只是个小门市。

“那我回头就打电话跟她说。”

“其实我找你也有事。”

87年国家要放开土地买卖,这是房地产行业的转折点,接下来就是南海的击鼓传花,到嘴的肥肉万万没有吐出去的道理,楚榆不想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可她还没有大学毕业,需要有个人替自己忙活。

陈百福就是个很好的人选。

陈百福听说她想聘用自己当总经理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陈叔,咱们都是老相识,我就明人不说暗话,你当我总经理,替我打点关系,帮我赚钱,我也不会亏待你。我给你两百一个月,出差有补贴,年终有业绩分红,绝对不会亏待你。将来咱们公司开发房地产,你要是想买房子,我承诺优先供你选择,还会给你相应的折扣。”

陈百福愣住了,别说那么多公司福利了,就说两百一个月的薪水,那也比他现在好多了!

陈百福名义上是纽扣厂的主任,可他的薪水并不比普通工人好什么,一个月不到三十块,以前工厂效益好时还能有点油水,现在效益不好了,大过年的,连个登门拜访的人都没有。

楚榆却给他一个月两百块的高薪。

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