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却差点撞上刚才卖肉时回去的李龙,李龙还说了一句:“白日鬼,今天可让你捞美了!”白日鬼笑嘻嘻心满意足地早跑开了。狗娃子不知道的是两个猪腰子早已经被白日鬼和没人要俩人早神走了。
李龙进院就说:“狗娃叔,快!门口都开始敲了。”
狗娃子说:“嗯!我听见了,我这把手一洗咱俩就去。”
媳妇儿英琴说道:“你这连饭也不吃哩!我还得赶紧烙灶坨祭灶呀!”
狗娃子一边搓了洗衣粉急急地洗着手说道:“那我敲完再回来吃!”
等俩人来到门口就看见支油饼摊子的地方已经被人围的里三层外三层。
震耳欲聋的锣鼓声早已传进俩人耳朵,李龙一听敲的正是他唯一知道的《蝎子尾》。
“当—当 恰叮当;当—当 恰叮当;恰叮当 恰叮当;恰叮恰叮 恰叮当;恰叮恰叮 恰叮当;当当当恰恰 当当当恰恰当当叮;当当当恰恰 当当当恰恰当当叮;恰恰 恰恰恰 恰恰 恰恰恰 恰恰恰 恰恰—恰—恰恰 恰恰恰……”
狗娃子拉着李龙赶紧钻进人群,从旁边的家伙堆里,拿起两套马锣子,给李龙递了一套。就拿起马锣子边敲边给李龙示范着,只见狗娃子一手拿着锣锤,一手高举起马锣子跟着鼓点的指挥敲了起来,那马锣子在他手中上下翻飞,锣锤在他手中漫天飞舞,撞击到锣面上又是那样铿锵有力。狗娃子这会儿好像换了一个人,他再也不是日常那个拉脚的三轮车车夫,那动作、那神情、那架势,宛然就是一个民间的老艺术家。狗娃子一进来敲就引起后边看的乡党一阵喝彩,都忍不住在后边竖起大拇指,众人的目光又都聚焦在他的身上。
中间敲鼓的是徐精明,李飞也拿着一副铙钹跟着众人敲着,他在农村里的这些行当事情里,总是比李龙要熟悉老到一点。李龙也拿着马锣子学着狗娃子的样子慢慢也跟上了节奏。
整个长安堡在腊月二十三祭灶的晚上,村子里边其他几处的锣鼓家伙也同样响起喧天的声音,响彻云霄、直冲霄汉,村子里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淑珍在灶房里把烙好的灶坨还有一碟水果糖摆放在案板上,对着锅头旁贴着灶王爷画像燃起香烛正在虔诚作揖,并给灶王爷议咐道:“灶王爷,您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保佑我家老老少少一切平平安安,保佑老五早日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