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天工神技总有凭(三)

隆庆中兴 休息的云 1047 字 3天前

官员们认为自己已经看透了朱载坖的想法,朱载坖又想搞传奉官了,他们作为正义化身,肯定是要阻止朱载坖这样的行为,朱载坖觉得自己还不如干脆摊牌算了,要不然他们还不知道要怎么传自己,搞得自己和宪宗皇帝一样。

而且不把自己的心思说清楚,他们会一直猜朱载坖的想法,到时候还不知道要把朱载坖说成什么样的人。

朱载坖于是决定召集内阁、六部都察院及各寺正卿,阐明自己的观点。朱载坖首先就将自己的想法说清楚了,自己不是要搞传奉官,而是要搞伎术官,这和传奉官是有本质区别的,伎术官是从秦汉以来就一直存在的,虽然在大明,文官们一直试图极力淡化伎术官在朝廷中的作用,但是在坐的重臣都很清楚,伎术官对于大明的重要性。

无论是军器制造、河道整治、山陵修建乃至于边墙、内府、水师,这些都离不开这些伎术官们,朱载坖现在要做的就是提升伎术官在大明朝廷中的地位,使他们最少达到汉唐时的水平。

在唐代,虽然伎术逐渐成为独立的出身,但在神功元年以前,伎术官尚属于正常的迁转序列。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李淳风,他以太常博士入仕,最终担任秘阁郎中,算是勉强跻身中级文官了。

但是武则天上位之后,下诏厘革伎术官,武则天将伎术官的上限给规定死了,在诏书中,武则天称:自今本色出身,解天文者, 进转官不得过太史令;音乐者,不得过太乐、鼓吹署令;医术者,不得过尚药奉御;阴阳卜筮者,不得过司膳寺诸署令。

说白了,就是将伎术官的升迁上限限制在本司之内,最高也就担任太史令一类的技术职务,后来基本对于伎术官也是这个管理模式,就是将伎术官限制在了低级官吏的范围内,不允许他们和科技或者恩荫、举荐出身的官员争夺地位。

到了后来,对于伎术官是越来越严格了,在大明,可以说是没有伎术官,只有伎术吏,以文思院为例,文思院有大使一人,正九品;副使二人,从九品,这就是文思院的所有官员了,剩余的就都是不入流的吏员了,其他的伎术官署也都是如此。

朱载坖认为,这对于工匠的积极性是极大的挫伤,再加上大明一贯的不把工匠当人看,朝廷官营的工场,能够如数生产就已经算是侥天之幸了,遑论什么提高产量质量,进行技术革新这些事情,所以朱载坖要求改变伎术官出身。

对于朱载坖的这个想法,官员们陷入了不同的看法中,李春芳等人认为朱载坖说的确实还是有道理的,伎术官毫无地位可言,长久并非国家之福,毕竟科举出身的官员能够懂技术的实在是寥寥无几,而朝廷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对于伎术官又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如葛守礼等人还是认为,科举才是朝廷选官的正途,只有通过科举选拔官员才是正路,伎术官无法考核,升迁全凭皇帝心意,并不是朝廷选官用人之道。

他们就以文思院为例,宪宗时,传奉官最多的也就是文思院,传升的文思院大使、副使越来越多,远远超出官员常额,文思院渐由国家机构沦为寄禄之所。这是需要防范的。

朱载坖当即予以反驳,他说道:“取士出于一端,并非朝廷之福,先朝取士,不拘于一途也。”

朱载坖说的就是唐代的时候,还专门开设过伎术科举,主要是制举中的医药举和常科中的明算科,现在也都被废黜了,唐宋时期在国子监还有算学开设,现在大明的国子监中已经是没有算学开设了,而算学对于朝廷有多重要就毋庸讳言了,军粮核算,户部收支,都需要算学的参与。

而这些科举出身的官员们对于算学根本不精通,朝廷的户部、太仓、京通仓很多事时候是依靠这些吏员来运转的,朱载坖对于这种情况早就有所不满了,科道御史们漫天弹劾,但是你叫他们去核实户部、太仓、京通仓的账目看看,小吏政治不仅在地方州县盛行,在大明的中枢朝廷一样盛行。

朱载坖希望通过伎术官来加强朝廷的监督,同时提拔大量有经验的工匠、医生进入伎术官队伍,增强朝廷的技术力量,这是朱载坖要做的事情。

朱载坖很清楚,要使得大明朝廷这个沉重老旧的机器再度运转起来,更新零件是必然之举,朱载坖还援引三途并进的方式,要求将一些表现优异的伎术吏提拔为伎术官,但是和唐一样,给伎术官设定一个上限,伎术官不能随意迁转,但是伎术官的品级还是要大幅度提升的。

现在的九品实在是不像样子,即便是大明伎术官中品级最高的太医院,太医院使不过五品,朱载坖认为伎术官不必再品级上规定的如此严格,只要他们在自己的官署中供职,不干预文官的行政权力就行了,同时伎术官的升赏除授仍然在吏部和吏科、都察院的管理之下。

朱载坖认为,将太医院提升为正三品的衙门,同时扩充太医院的权力,仿效宋代翰林医官院,掌管医之政令和医疗事务,负责对军旅、官衙、学校派出医官以及整理民间医药事宜,考选医学生等职务。

同时重新组建文思院,将所有的匠作衙门全部合并到文思院中,文思院使以工部右侍郎兼任,为正三品衙门,但是和唐代一样,伎术官不得迁出本衙,在文思院下设匠作、火器、甲胄、弓弩、船只、器械、冶炼等专门科目,负责技术革新和研制新的军器等物。

同时在国子监中重新设立算学,考选算学的教授和学子,算学的学员不属于伎术官之列,国子监结业之后先以吏员分配至户部、都察院、六科等衙门,同时相应的要建立审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