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语22 刘康公论鲁大夫俭与侈

周语22 刘康公论鲁大夫俭与侈

定王八年,使刘康公聘于鲁[1],

[1]刘康公:周大夫,因其封邑在刘(今河南偃师以南),死后之谥为康,故名。

周定王八年,定王派遣刘康公出使鲁国,

发币于大夫。季文子、孟献子皆俭[2],

[2]季文子:韦昭注云“季友之孙,齐仲无佚之子季孙行父”。孟献子:韦昭注云“仲庆父之曾孙。公孙敖之孙、孟文伯歇之子仲孙蔑”。

并向鲁国的大夫分送礼物。他发现季文子、孟献子都很俭朴,

叔孙宣子、东门子家皆侈[3]。

而叔孙宣子、东门子家却很奢侈。

[3]叔孙宣子:韦昭注云“叔牙之曾孙、庄叔得臣之子叔孙侨如也”。后文的“叔孙宣伯”亦指他。东门子家:韦昭注云“庄公之孙、东门襄仲之子公孙归父也”。

归,王问鲁大夫孰贤。对曰:“季、孟其长处鲁乎!叔孙、东门其亡乎!若家不亡,身必不免。”

回来后,定王询问他鲁国的大夫哪位贤德,刘康公回答说:“季文子、孟献子可以在鲁国长期保持地位,而叔孙、东门可能会败亡。即使家族不亡,他们本人也一定不能免于祸患。”

王曰:“何故?”对曰:“臣闻之:为臣必臣,为君必君。

定王说:“那是什么原因呢?”刘康公答道:“我听说,为臣者必须遵行臣道,为君者必须恪守君道。

宽肃宣惠,君也;敬恪恭俭,臣也。

能够待人宽厚、严整、公正、仁爱,这是为君之道;忠敬、谨慎、谦恭、俭朴,是为臣之道。

宽所以保本也,肃所以济时也,宣所以教施也,惠所以和民也。

待人宽厚用以维护基业,严整用以完成政务,公正用以施行教化,仁爱能用以团结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