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新来的战俘和被掳来的汉民往往位于社会歧视链的最底端。
在文化上,为了彻底完成对汉人、粟特人和吐谷浑人的归化,吐蕃对河陇地区汉族实行了同化政策。
强迫他们剃发、扎发辫,并改穿左衽胡服,还要讲吐蕃语言。
只许在每年的正月初一服汉衣、梳汉人发髻几组过节。
所以每次看到唐朝使者出入吐蕃,这些汉人都会很激动地过去围观,甚至将偷偷写好的情报和文书传给使者。
为了推行文化,吐蕃人还推广了自己的文字。
敦煌汉人甚至使用吐蕃的字母,记载唐代的民歌《游江乐》。
在吐蕃统治时期,无论是汉文还是吐蕃文的买卖文书、地契和借贷记录等,都会用吐蕃文签名。
这种强迫同化的政策,使得河陇汉人出现了一定的吐蕃化的趋势。
“汉心汉语吐蕃身”的河陇汉人,到最后连族群认同都趋向于吐蕃。
如同元稹的唐诗《缚戎人》中所言,汉裔的吐蕃青年原本是汉人血脉,但却对着城头的唐军守军破口大骂。
入藩唐人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子弟,可能会在长辈的教导下学习唐代的西北方音。
但很多时候,这些人对于唐朝的记忆已经非常淡薄。
由于高原生活,以及父母辈和吐蕃人的混血,他们在长相上也明显区别于汉地。
随军出征时会与唐人开战,下手时毫不留情。
即使有的吐蕃汉人昼伏夜出,躲过了吐蕃追军的诛杀,勉强逃回汉地。
也因为外貌的吐蕃化,被戍边的胡族游骑抓住。
结果被在汉地,反而被当作胡人奸细扣押。
唐诗《缚戎人》概括了在吐蕃中的汉人的命运
与此同时,文化也必然存在着双向交流趋势。
汉人的家族组织在汉人部落中得到了保存,以家族为依托的教育在陆陆续续地展开。
佛寺中的汉僧在修习佛法的同时,借助寺院受保护的有利条件,不断地传抄着汉地的文献经典。